《大家論壇》邊疆視角:氣候變遷不利於歐洲 人文地理條件正在消逝

伯卡列堤(Giulio Boccaletti)    2023年02月02日 07:00:00

伯卡列堤(Giulio Boccaletti)

●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環境學院名譽研究員

●著有《Water: A Biography》等書




 



對於許多歐洲人來說,2022年夏季名列他們有記憶以來最糟糕的日子,原因不僅僅在於他們東翼所發生的殘酷戰爭,也不只是通膨捲土重來。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是大眾已意識到,歐洲大陸遠比預期中更易受害於持續變遷中的環境條件。在歷經有記錄以來最溫暖冬季之際,歐洲必須為更多氣候劇變做好準備,從氣溫大幅上升到水資源變數增加,兩者對於歐洲計畫都構成根本性的政治挑戰。



 



數十年來,歐洲人將深具政治性質的歐洲整合,隱藏在著重於確保成員國之間商品、資本、服務和人員自由流動的經濟計劃背後。這之所以奏效,是因為歐洲單一市場可以依靠其所承襲的龐大基礎設施和機構來確保物質安全。貨物可以跨歐陸安全運輸,是因為大部分道路都不受水患侵擾。歐洲農民可以生產糧食,是仰仗於數個世紀的開墾和良性降雨。金融中心可以按照資本市場的節奏運作,是因為員工在上班途中不必跋涉過河,也不必耗費數小時提著水桶為家人取水。



 



把氣候納入可預測營運條件的歐洲基礎設施和機構,過去資金來自於承襲殖民地的資源,最近則由馬歇爾計劃、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成員國自己的國庫供應。這些全都有助於確立現代歐洲國家的合法性。



 



但剛過完的夏季和隨後異常的冬季提供大量證據,顯示曾經有利於歐洲的人文地理條件正在消逝中,而按照先前氣候條件所精細調整的歐陸人工景觀,已不合時宜。2022年,西班牙、希臘和義大利在乾旱中蹣跚而行。過去數百年來被當成直通歐洲內陸貨運通道的中歐河流,現在面臨乾涸。接著,由於地中海海水溫度高於平均溫度,導致歐洲遭受雨季級降雨的襲擊。去年10月和12月一樣,都是有記錄以來最暖月份。由於更多變數持續浮現,這很可能成為新常態。



 



儘管環境變遷日益劇烈,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提議動員資金,以加速過渡到綠色經濟,做為對美國總統拜登《減少通膨法案》的回應時,卻幾乎沒有著墨於歐洲承受物理變化的能力。因此,歐洲公民及其機構必須回答一個直指其公民契約核心的問題:誰來決定、規劃、資助、支付和建造這些用以適應歐洲新物質現實的基礎設施和機構?除非這個問題獲得回應,否則歐洲人將會發現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歐陸氣候變遷讓人越來越難以忽視。



 



新邊疆



 



歐盟自2013年以來就制定適應戰略,最近更在2021年承認這個問題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有鑑於大多數成員國對去年夏季天災事件的驚訝應對,在減輕天災影響上的嚴重疏失,該戰略所依賴的國家計劃和地方適應戰略根本不足以因應手頭任務。為求實現氣候安全而變更地景所需的資源規模和主權程度,意味著歐洲自1951年《巴黎條約》以來持續追求的整合計畫,如今已面臨促成根本性變革的「憲法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



 



環境方面的物理變化將挑戰所有成員國,但其中受到最大影響的是南歐國家,或許是債務過多或許是規模太小,使他們無法負擔所需的投資額。如果歐洲人要成功適應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他們勢必得更加相互依賴。歐洲公民應該體認到,持續變化的氣候條件相當於讓歐洲構成新邊疆。



 



這個邊疆是社會和極具挑戰性環境的交會處。根據19世紀歷史學家透納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指出,美國自身政治和社會文化就是由這種勢力的相互碰撞而形成。透納認為,隨著人們向西拓荒,美國變得越來越像美國,越來越不像歐洲:廣闊的荒野塑造拓荒文化,按照透納的說法,也塑造了美國民主。透納的「邊疆假說」(frontier thesis) 沉浸在美國神話般之得天獨厚和偽「昭昭天命」中,但也呈現出一個簡單想法:定義社會及其管理政治機構的是一個面對困難物質條件、不得不持續更新的過程。一個政治共同體在極端情況下形成,而且會再度形成。



 



這個邊疆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也是人們建立基礎設施和建立機構的道德和政治邊界。這是形成現代國家所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也就是為何持續變遷的氣候構成歐洲新邊疆。



 



歐盟是當代最重要的共和計畫。雖然其他地方所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更鉅,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但沒有任何其他政體正在追求如歐洲般規模的國家建設。歐洲不僅建立機構來支撐世界上最大消費市場,還構建一個政治框架以管理美國大小的領土。在此過程中,歐洲身份已獲得建立。歐洲必須解決一個根本的政治問題,那就是為了確保人類安全,歐盟的自然景觀應該是什麼樣貌。



 



再現代化



 



二十世紀早期,全球各國曾經一度抱持現代主義的雄心壯志,將地景改造成適宜人居、耕種,並有助於工業發展的樣貌。但這是明確的政治計畫,這也代表需要將對於未來的願景,以及實現該願景的可信、政治合法途徑當成是共同目標。氣候變遷使這個計畫的某些元素再度成為必要元素。



 



歐洲地景一直是歐洲計畫的核心。歐盟《基本權利憲章》指出,「高度環境保護以及改善環境品質須納入歐盟政策,並配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加以確保。」這項政治承諾的重要性,不亞於確保歐陸的和平、自由與安全。



 



作為在氣候邊疆時代實踐資源安全的最後手段,歐盟將需要正視其承保人角色。我們不能再把歐洲當成經濟計畫來經營,歐洲必須成為新共和國模範:一個應運新時代和新環境而生的政治聯盟。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w European Frontie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