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斯頓(James Livingston)
●羅格斯大學歷史學教授
身為美國人就是要爭論美國人意味著什麼。即使在建國之初,我們也鮮有共同點。我們沒有共同的民族血統、宗教教派或種族特徵。我們所擁有的僅是定義「我們人民」的方法,按照憲法規定,在一個國家被視為僕人而非主人的社會,人民才是主權的基石。
這也解釋了憲法為什麼一直是美國政治爭議的底線。自其通過以來,借助內戰和重建(三項「自由修正案」完成了憲法的重塑),直到20世紀承認未列舉權利,憲法一直建構著美國人的政治話語權。因此,當反聯邦主義者逐漸形成共識,反對用憲法來取代邦聯條例,才令人感到既震驚又危險。
而這樣的共識近年來又出現。 左翼和右翼的影響力人士現在都開始質疑1787年到1790年的憲法解決方案,而且更重要的是,批判其結果。
在同樣的思想領域,宣稱憲法解決方案是一場旨在保護奴隸制的反革命,而非可能拓展「我們人民」範圍的說法變得司空見慣。而憲法的主要設計者麥迪遜( James Madison)據說初衷是要阻止多數人執政,而不是助長它。
現在右翼也得出類似的結論。最高法院的新保守派絕對多數樂於將美國視為主權國家之間的外交契約,也就是類似於邦聯條例所許可的政體。今年,法院裁定聯邦政府無權對擁有100名或以上員工的企業實施強制疫苗接種或檢測,也無權強制(甚至鼓勵)以任何形式從燃煤電廠過度到替代能源。
更令人憂慮的是,最高法院將考量州議會在選舉事務上是否應有更大權力的摩爾訴哈珀案(Moore v. Harper),藉此為測試(及可能批准)「獨立州立法機構」的全新法律學說創造機會,該機構可能在繪製選舉地圖或指派總統大選時州選舉人的過程中,無視州法院、國會和最高法院本身。
上述決定呼應了卡爾霍恩 (John C. Calhoun)的遺緒,卡爾霍恩是支持奴隸制的煽動者,堅持認為各州可以「廢除」干擾其「內部制度」的聯邦法規。最高法院新上台的多數派顯然傾向於廢除聯邦權力,實質是讓美國回到憲法通過之前的政治發展階段。
左翼和右翼均以憲法解決方案反對民主為由,為他們拋棄憲法的行為進行爭辯。左翼往往會將選舉人團和參議院作為建國先賢反民主意圖的驚人例證,而右翼現在則關注行政機構的越權——也就是「行政」或「深層」國家,據稱它們踐踏各州權利、挫敗人民主權。無論如何,憲法均被視為實現多數人執政,進而實現民主的主要障礙。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那麼如何解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格里姆克(Angelina Grimké)、林肯(Abraham Lincoln)、馬歇爾(Thurgood Marshall)和韋爾德(Theodore Weld)等人的政治和文化遺產?上述所有人都認為,憲法是連續統一體上的一個時點,該統一體始於獨立宣言及其對「人人生而平等」此一真理的驚人堅持。
就連麥迪遜也從未動搖多數人執政的信念,即便他承認多數人可能像暴君一樣殘暴,即使他曾設想未來多數公民會成為與財產權無關的雇傭勞動者,但他仍堅持認為這是人民共和政府的必要條件。
這非常了不起,因為麥迪遜像同時代所有人一樣,相信沒有財產權就不可能有自由,但他也相信,自由無法在不平等的環境下生存下來。政府的「兩大主要目標是人權和財產權」,麥迪遜對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說,因為不願或不能平衡這些權利,之前的每個共和國都失敗了。「在所有被視為共和愛國者與立法者燈塔的政府中,人權均受制於財產權。為富人的利益而犧牲了窮人。」
有了這樣的洞察力,麥迪遜決心編寫一部憲法,促使普羅大眾的共和黨政府能夠佔據上風,並最終締造出一個所有人不僅生而平等、而且受到平等對待的政體。儘管過去40年的新自由主義時代,這一不容否認的創新目標遭人遺忘,但它仍然存在。它告訴我們不能以犧牲人為代價來神聖化財產權,而且民主絕不能淪為多數人執政。行使國家權力必須得到被統治者的允許,而不僅單純依靠多數的力量(若非如此,在吉姆克勞法之下的美國南方就會被視為民主制度的典範)。
麥迪遜的思想繼承者找到了將其作品解讀為解放工具的訣竅。像道格拉斯和林肯這樣的反奴隸制度宣導者,以及像韋爾德和格里姆克這樣的廢奴主義者,拒絕將憲法中惡名昭彰的「3/5條款」(即如何計算奴隸人口來決定分配議會代表席位)視為某種一成不變的劣等標籤,相反地,該條款呼籲將非裔美國人視為「人」,這個用詞隱含著白人居民所享有的權利和特權。
麥迪遜的思想繼承者同時也明白,憲法所授權的不僅是創建主權國家的集合。儘管存在諸多政治分歧以及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憲法完全符合獨立宣言的解放承諾。我們也應該持同樣的看法。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eturn of the Anti-Federalist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1】永慶房屋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2)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2】永慶房屋示警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