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斯頓 (James Livingston)
●羅格斯大學歷史學教授
●著有《文化革命的實用主義和政治經濟學,1850-1940年》等書
美國期中選舉即將舉行,共和黨看似蓄勢待發要奪回國會一或兩院的控制權。但該黨的立場除了擔心「激進左派」推行社會主義之外,幾乎別無訴求。曾經是共和黨主流的舊保守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現在已經退居二線,而由喬治亞州眾議員格林 (Marjorie Taylor Greene) 所代表、福斯新聞台名嘴卡爾森 (Tucker Carlson) 每晚鼓吹的基督教民族民粹主義獨領風騷。
這種看似對社會主義幽靈的全新關注雖然近乎滑稽可笑,但它是源自於共和黨人恆久不變、一條路走到底的主題,也就是海耶克 的知識遺產。這位奧地利籍諾貝爾獎得主幾乎可以說是已被印在11 月 8 日的選票上。
海耶克向來從事他所認定的「最後一搏」,也就是頑強抵抗社會主義的真正威脅,其中包括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這些全都致力於消除現代自由主義下,國家與公民社會、公共領域與私營部門、政府與自由市場的區分。
海耶克最知名著作為1944 年《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宣言,這是從知識戰場退回冥想高度、精疲力竭的反思。「就現階段而言,關於理想社會內部秩序的詳細藍圖是否派得上用場,仍然值得懷疑」,他在書中寫到:「現在重要的是,我們將就某些原則達成共識。」
海耶克所堅持的兩個原則,如今已強化為保守派思維沒有說出口的大前提,無論是舊、新保守派或劇毒的新基督教民族保守派皆然。其一是個人自由是來自於市場力量,因為其不可知的特性:只要每個人都服膺相同的隱形供需法規,自由和平等就有可能達成。
照此思路,只有資本主義社會才能通往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公民無法 (事實上是絕不可以) 試圖創造一個更公正的社會秩序,因為這樣做會修正市場力量所產生的結果,從而阻斷個人自由的經濟源泉。
其二,如果國家以中央計劃取代市場力量,或透過指示性計劃(如產業政策)操縱市場而侵犯公民社會,公共領域將取代私營部門。有鑑於現代大眾民主制度,自由勢必會被犧牲在「絕對平等」的祭壇上。
在這裡,海耶克設想到一個每況愈下的結果。「一旦政府開始為公平正義而採取規劃」,他說:「就不能拒絕對任何人的命運或地位負責……可以確定的是,一個直接指導經濟活動的政府,將不得不利用其權力來實現某人的分配正義理念。」
這裡的關鍵詞是「某人」。海耶克顯然假設的是,不同的分配正義理念已經存在,等到國家成為再分配的中央代理人後,這些理念將在政治上相互競爭。因此,海耶克關注的問題不在於分配正義理念應不應該或會不會佔上風,而在於究竟是誰的分配正義理念佔上風?
他的答案,還有他之後所有保守派的答案都很明確。這個「某人」一直是資本,而且也必須是資本。因為任何其他分配正義理念都可能意味著結果平等,而非機會平等。資本的分配正義理念佔上風,因為保守派無論舊、新還是基督教民族主義者都追隨海耶克,將自由與私營企業畫上等號。
結果就是所謂的「富人社會主義」,也就是透過大肆減稅,將資源重新分配給富人的制度;明目張膽補貼製藥、能源和農業公司;在通貨膨脹時期懲罰勞工的貨幣政策;以及在危機時期救濟資本家的財政政策。容我們這麼說,透過這些(和其他)手段,海耶克的分配正義理念已經正常化了。
但時代正在改變,導致光譜上的各種保守派陷入恐慌,在可能情況下進行反擊(如果必須的話,甚至透過司法命令)。結果是基督教民族保守主義者歇斯底里地在美國文化的每一個角落,以及大多數民主黨政策中都看到社會主義。
這其實歷經十多年的醞釀。2011 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後,新思維更為普及:不平等已日益加劇,魯莽驕縱的金融家在2008 年摧毀世界經濟。然後出現「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反性騷擾 #MeToo 浪潮,還有公開的社會主義者、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成為總統參選人。
到 2020 年,絕大多數民主黨和獨立選民,以及多數共和黨人,都支持對富人增稅、單一支付者醫療保健(「全民醫保」),採取強力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增加政府在基礎建設和創造就業方面的支出。甚至在桑德斯第二度參選之前,社會主義在年輕美國選民之間受歡迎的程度,已與資本主義無異。
接下來是COVID-19疫情,以及政府不惜撥出龐大經費(3兆美元)向家庭和企業大撒幣,以振興封城下的經濟。而現在,神奇的是大政府又受到《縮減通膨法案》打擊,在公共投資超過7000億美元。
結果就是《經濟學人》所稱的「全民紓困」的「新時代」!如果要用別的話來形容,我可能會稱這是「全民社會主義」的開端,因為透過這些運動、態度轉變和立法成果說話的「某人」已非資本。
這個「某人」也非勞工,儘管工會組織已顯著增加。但這肯定比共和黨人訴求融合減稅、鬆綁法規,以及新基督教民族主義實驗與威權治理更有希望。這個「某人」所體現的分配正義理念比海耶克更多元、更平等和更實際。至少,它開啟針對不平等、氣候變遷、移民、人口老化和勞動條件的社會民主補救措施。
這麼說來,基督教民族主義者的評論或許雖不近亦不遠矣。至少他們舉目所及都看到的社會主義幽靈並非出於歇斯底里,不管11月8日的結果如何,社會主義的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epublican Road to Social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2)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這間企業持續示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