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G7視角:IMF不再拘泥撙節 就能讓窮國有一線生機



 




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世界衛生組織全民醫療經濟委員會主席

●倫敦大學學院創新公用研究所創始主任




 




唐納利(Alan Donnelly)

●G20衛生發展夥伴創辦人暨召集人

●前歐洲議會議員




 



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袖本月齊聚德國討論接踵而至的全球危機,包括俄烏戰爭、糧食不安全、通膨、出不了貨的全球供應鏈、疫情對應及氣候變遷。這些挑戰的共通點是:原本就面臨債務惡化危機的中低收入國受害最深。



 



COVID-19兩年半前爆發時,最窮國當中早有近6成處於或極有可能面臨債務違約;之後,疫情又把這些國家的總債務推升至50年來最高,超過24國今年有違約風險(斯里蘭卡上月已成首位受害者)。



 



疫情衝擊仍疲於應付之際,一波波利空緊接襲來,必將進一步威脅這些國家的前景。除了能源、小麥和肥料等民生主要用品價格飆漲,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墊高了全球借貸成本。



 



另外,由於許多最低收入國連信用評級都付之闕如,仍完全仰賴開發融資來填補赤字並滿足基本需求,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可能還會有近1億人陷入赤貧。



 



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美國組成的G7加上歐洲聯盟,正以獨特的優勢幫助低收入國應付不斷惡化的總體經濟狀況。它們是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開發融資來源,是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銀最大股東,更在巴黎俱樂部等重要論壇以及敲定債務減免與談判協議的G20佔有一席之地。



 



這個小而富的集團權力雖大,卻未充分運用手中工具來幫助較貧窮國家。第一種工具是IMF特別提款權(SDR),即G7國家可敦促IMF發行的一種國際法定貨幣,協助較貧窮國家管理其不斷增長的債務和通膨影響。



 



之所以知道此工具有效,是因為IMF去年8月的6500億美元SDR撥款幫助許多中低收入國避免了財政危機及違約並維持基本公共服務。隨著饑荒危機與通膨壓力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劇,有必要再度撥款,來避免人類及經濟災難。G7也應敦促美國「回收」自己未使用的SDR撥款以支援有需要的國家,其他成員國皆已透過向IMF的韌性和可持續性信託基金(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Trust)承諾來做到這一點。



 



第二種工具是有條件的債務減免。G7領袖應在本月峰會上敦促G20國家立刻將債務暫緩償還倡議(Debt Service and Suspension Initiative)展延至明年,也需要重振搖搖欲墜的G20共同架構(Common Framework),即目前主權債務重整的「首選」論壇,重要的是找出與中國和民間債權人建設性接觸的方法,若做不到,就該放棄這項機制,另外發展出一套更有效用、真正多邊的債務重組架構。



 



無論哪種情況,G7都應探索「債務換健康」或「債務換氣候」的構想,即免除主權債務以換取一國政府承諾使用閒置的資金投資於醫療系統及潔淨能源等。全球基金(Global Fund)已利用此機制(規模較小)籌措資金來對抗愛滋病、肺結核與瘧疾,現在則應更廣泛使用相同方式改善醫療系統及疫情防範與應對(PPR)。



 



有鑑於每年PPR資金缺口約為105億美元之譜,且G20的PPR金融中介資金迄今仍籌不到10億美元,顯然需要找出更有效的方式協助中低收入國籌措醫療系統的投資,而針對性的債務減免即是必要的第一步。



 



第三種工具是IMF的貸款機制——但僅在可改革的情況下。疫情爆發以來,IMF向150多國提供貸款,表面上是為了幫助中低收入國騰出財政空間,應付公共衛生和經濟危機,但這些協議大多附帶造成反效果的條款,要求受援國刪減公共部門薪資,減少債務佔GDP的比率。IMF研究部門發現,這些條件中長期往往會削弱國家實力,危害必要的服務並擴大不平等。



 



G7領袖應發揮他們在IMF的龐大影響力推動新運作模式,以免用在重要服務的公共投資援款,最後反倒削弱這些國家提供重要服務的能力。



 



若G7希望看到中低收入國投資更多在「全民健康」、脫碳及其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就得竭盡所能協助打造合適的外部條件。透過力挺新的SDR撥款、提供有條件的債務減免並讓IMF不再執著於撙節,G7領袖就能讓窮國擁有一線生機。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the G7 Could Help the Debt-Distresse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