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核擴散視角:烏克蘭擁有核武會更安全 這是過於簡化歷史

奈伊(Joseph S. Nye)    2022年07月12日 07:00:00

 




奈伊(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前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




 



1991 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其部分核武庫。但在 1994 年的布達佩斯備忘錄中,烏克蘭同意將這些武器歸還俄羅斯,以換取俄羅斯、英國和美國「保證」其主權和邊界受到尊重。俄羅斯在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時公然違反這一承諾, 2月24 日全面入侵烏克蘭更等於撕毀了布達佩斯備忘錄。許多觀察家得出的結論是,烏克蘭同意交出其核武庫(曾經是世界第第三大)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的說法對嗎?



 



1960 年代初期,美國總統甘迺迪預測,到下一個十年,至少有 25 個國家將擁有核武器。但在 1968 年,聯合國成員同意一項不擴散條約,將核武器限制在五個已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今天,只有九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簽署條約的五國加上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但考慮核武器選項的「門檻國家」(具有快速製造核武器的技術能力的國家)要更多。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核擴散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擁有核武器的豪豬的世界,會比擁有核武器的狼和手無寸鐵的兔子的世界更加穩定。在他們看來,俄羅斯不敢入侵擁有核武器的烏克蘭。此外,他們質疑為什麼一些國家有權擁有核武器,而另一些國家則沒有。



 



其他人則主張廢除所有核武器,這是載入2017 年《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目標,該條約於 2021 年生效,目前有 86 個簽署國和 66 個締約方(但9 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沒有一個簽署)。



 



懷疑該方針的人認為,雖然廢除核武器可能是一個值得長期追求的願望,但過快實現這一目標的措施可能會加劇動盪,增加衝突的可能性。他們堅持認為,真正的道德挑戰不是核武器的存在,而是使用它們的可能性。如果人類沒有在1930 年代學會利用分裂原子的力量,那可能會更好;但這種知識不能被廢除,因此最好專注於降低其在戰爭中使用的風險。



 



假設你住在一個不斷遭受破壞性闖入、入室盜竊和襲擊的社區。有一天,你的一些鄰居決定在他們的房子裡安裝巨大的爆炸裝置和絆線,並張貼警告標誌以阻止入侵者。問題是,如果使用這些裝置,你的房子也會被損壞。然而,試圖在短期內拆除系統也存在相當大的危險。



 



你會怎麼做?你可能會要求鄰居僅使用該系統來防禦入侵者,而不是威脅他人。你可以鼓勵他們安裝裝置以降低事故風險,並要求補償,因為他們將你納入警告標誌給你帶來了風險。你也可以說服他們在未來某個時候,可以找到相對安全的方法時採取措施拆除系統。



 



打一個粗略的比方,這些便是1968年《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所規定的條件,也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如此具有破壞性的原因。俄羅斯不僅違反布達佩斯備忘錄中明確的安全保證;它還通過暗示核升級阻止其他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因此,它削弱了將核武器視為正常作戰武器的禁忌——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謝林(Thomas Schelling稱之為 1945年以來最重要的全球規範。



 



但誇大入侵烏克蘭對核不擴散機制造成的損害是錯誤的。一方面,那些認為入侵會告訴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才會更安全的人過於簡化歷史。不能假設如果烏克蘭保留其蘇聯時代的核武器,就一切都不會發生。



 



畢竟,此類武器還沒有立刻就能使用。部署在烏克蘭的蘇聯遠端飛彈中的裂變材料必須被移除、改造和重新利用。這不僅需要時間和專業知識,而且可能會加速俄羅斯的干預。當國家接近核門檻時,它們會進入一個「脆弱谷」,可能降低其安全性,加劇總體動盪。即使在一個地區可以想像穩定的威懾,但試圖這樣做風險也很高。



 



一些理論家認為,正如核武器鼓勵大國謹慎行事一樣,通過給它們一個「水晶球」來預示核戰爭帶來的破壞,核武器的擴散同樣會在較小的地區競爭對手之間產生穩定。核豪豬會像兔子而不是狼那樣行動。



 



但就升級風險而言,並非所有地區都一樣,也不能假設所有領導人都智慧使用他們的水晶球。各個地區在內戰和被推翻的政府的數量、軍隊的文官控制、通信安全,以及武器控制協議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果新的擴散國使用核武器的風險更高——即使是無意的——那麼它們及其鄰國將在「脆弱谷」中變得更不安全。



 



最終,當核武器擴散時,無意或意外使用的機會也會增加,管理潛在的核危機變得更複雜,而建立管控以期來日能降低核武器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也會變得更困難。簡言之,所謂的防禦性武器的傳播範圍越大,炸毀四鄰的風險就越高。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真正教訓是,我們必須加強現有的 NPT ,避免採取削弱它的行動。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ill the Ukraine War Fuel Nuclear Proliferation?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