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薩爾曼視角:沙國重返區域舞臺 欲成為遜尼派的主導勢力

奧斯曼(Tarek Osman)    2022年07月20日 07:00:00



 




奧斯曼(Tarek Osman)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阿拉伯區政治顧問

●著有《瀕臨絕境的埃及》和《伊斯蘭主義:對中東和世界代表什麼》等書




 



過去五年左右,沙烏地阿拉伯要麼跟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要麼完全缺席波斯灣、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一切重要戰略事務。不過,如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以區域的重要主力之姿再度現身——隨之而來的還有其希望達成的外交政策。





 



隨著沙國現在的實質領袖、王儲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外界普遍稱MBS)的崛起,沙烏地阿拉伯轉而關注國內,在統治家族內部和國內政治和經濟結構中,引發一場大型的權力重分配。所有重要國家機構的精力因此被消耗,同時沙烏地阿拉伯的盟友也在等著看,最終誰將脫穎而出。



 



在內部權力變動期間,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在區域內行事低調且謹慎,特別是考慮到外部環境,亦即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是沙國數十年來的主要盟友;2020年1月,前美國總統川普批准一項中東和平計畫,並要求美國的波斯灣盟友,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支持該計畫。但該計畫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來說不可能達成協議,更遑論實施。有些國家的確在口頭上支持此提案,還在地區首府大肆鋪張,召開許多會議商討此事。



 



然而,地方的有識之士都明白,川普的計畫僅僅是空話。該計畫的設計者缺乏經驗;等到這些人一離開白宮,計畫就會隨風而逝。面對美國來的政要,沙國會安排傳統劍舞表演歡迎並招待他們,但也僅此而已,其餘時候都選擇冷眼旁觀局勢。



 



到了拜登政府上任後,沙國有了危機意識。2018年時,沙國異議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伊斯坦堡遭到謀殺,後來美國認定此事正是薩爾曼下令批准,拜登更明言要把沙國當作「賤民」對待;儘管如此,真正的問題並不在這裡。沙國決策者擔心的是,因為拜登政府堅信美國必須重新在中東找到戰略定位,故將拋棄其對波斯灣國家長期的安全保障,並推動跟伊朗之間達成新協定。這也表示美國企圖恢復過去的思維,那樣的思維曾在2015年歐巴馬總統執政期間,催生出伊朗核協議



 



隨著拜登就職,沙烏地阿拉伯十年來第二次認為美國有可能突然改變長期的外交政策立場。2011年阿拉伯起義後亦發生這種情況,當時美國決定拋棄其多年的盟友,包含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同時推動改革浪潮,但沙國和阿拉伯世界其他的傳統大國皆視此浪潮為極其危險。沙國的決策者最後認為,沙烏地王國(還有王室)絕不可依賴美國來保障其安全;這樣的觀念有助於解釋沙國積極出手保障自家後院安全的舉動。



 



薩爾曼的所作所為,遠超過把競爭對手邊緣化,以及對王國權力架構的重新安排;他還藉由有效終結沙國跟伊斯蘭遜尼派(Sunni Islam)的瓦哈比教派(Wahhabism)清教徒之間的同盟關係,巧妙改變政權的統治基礎。在沙國這樣一個國家,它的整段歷史都掩蓋在嚴格苦行的文化之下,但薩爾曼支持社會改革,影響遍及婦女權利、社會互動和娛樂等層面。薩爾曼正在打造一種新的權力結構,吸引新的政治支持者,並尋求新的合法性來源。



 



如今,薩爾曼王儲更把精力轉移到區域事務上。現在幾乎所有非石油出口國的中東國家,經濟處境都越來越艱困;今年6月,薩爾曼前往埃及、約旦和土耳其訪問,絕不只是為了展現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影響力,更重要的是要展現沙國再一次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區域行動者。



 



土耳其和沙國的雙邊關係曾由於卡舒吉謀殺案而陷入緊張,因為該案是發生於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薩爾曼前往土耳其,對沙國而言是一場重要的勝利,但理由不只跟卡舒吉謀殺案有關;十多年來,被沙國視為威脅區域穩定的伊斯蘭政治勢力,其最高調的支持者和最主要的基地就在土耳其。不過,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ğan)面對國內的經濟危機加深,認知到有必要改善兩國的關係。



 



然而,沙烏地阿拉伯在外交上最大的意外收穫,卻是拜登本周赴沙國的行程。雖然拜登此行的理由,很大程度或許是因近期俄國侵略烏克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但此舉也突顯出沙國不僅不會被無視或迴避,也不會是對抗的對象。



 



藉由這些勝利,沙烏地阿拉伯希望實現三項目標。首先,它將會隱隱約約開始主張自己是阿拉伯和遜尼派的主導勢力。這不僅關乎聲望,還將使沙國成為跟伊朗在外交上達成協議的重要參與者。第二,沙國希望影響阿拉伯世界跟以色列之間的合作,尤其是涉及地中海東部到歐洲的天然氣出口此一日益重要的議題上。第三,地中海東部即將浮現新的秩序,沙國企圖在其中扮演形塑新秩序的重要角色,特別是關於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未來,以及敘利亞何時重返阿拉伯政治。



 



近50年前,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之後,在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首度出訪中東及波斯灣國家前夕,他曾以各種方式表明,利雅德(Riyadh)會是他最重要的目的地。他的看法至今依然正確;隨著沙烏地阿拉伯重返區域舞臺,理解其內部動態及外部目標,一如過去一般地重要。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周昱君)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 Saudi Arabia Want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