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肺炎視角:美國對疫情反應落後 因總統在智能上不適任

希爾(Christopher R. Hill)    2020年04月08日 07:00:00



 



 




希爾



 



• 美國國務院前東亞事務助卿



• 現為美國丹佛大學校長全球事務首席顧問



• 著有《前哨》(Outpost)




 



 



美國人對汽車的喜愛遠近馳名,卻是南韓人首先引入了能快速降低感染風險的簡易措施:新冠肺炎(COVID-19)得來速檢測站(drive-through testing);美國人對直率的言語與簡明的思考方式的偏好亦遠近馳名,可依然是南韓人更早勇於直面新冠肺炎的挑戰。



 



當然,南韓是全球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儘管不少南韓人會謙虛地稱之為謬讚),但美國亦不在話下。



 



那麼,為何在這波疫情反應上,美國會落後如此之多?



 



最簡單的解答是:美國有個性格上與智性上都不適任的總統,絕大多數美國人數年前便已得出這結論。若當前民意趨勢不變,川普(Donald Trump)將在2020年11月的大選敗北,被死對頭民主黨的可能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所取代。



 



若此事成真,美國人將因再度贏回尊嚴、體面舉國歡騰。



 



正如拜登所說:「選票反映民族性(Character is on the ballot)。」,然而,川普下台並不代表美國的政治痼疾就能不藥而癒,這是個罹患「意識形態部落主義」(ideological tribalism)的國家,川普僅是此疾病的顯眼傳播者罷了。



 



所有美國政治業餘觀察者都知道,美國深深為「負面黨性」(negative partisanship)所分化:比起倡導自己的想法,兩黨更致力於反對對方。



 



其中一個政營(川普所屬的共和黨)更結合此敵對策略與對專業及治理體制的高度懷疑,在早已存在的反體制態度上,川普渴切地搧風點火好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



 



川普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露面中與3月14日、15日的兩次記者會上,都表明了其關切重心不在民眾的健康而在美國的股市上。



 



至於行政部門對危機的實際回應:川普重點推出的「公私營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則依賴美國各公司的自願承諾支持。但目前除卻威名百貨(Walmart)執行長提供其店面半數停車場作為得來速檢測站之用外,私部門的投入遠遜於真正的需求。



 



這些企業的資助,按川普的一貫作風,演變為一種政治作秀。



 



在白宮的記者會上,川普以替公司作促銷推薦的方式介紹各執行長;各執行長則行禮如儀地走到麥克風前做出籠統的資助承諾,整場表演打滿了募款活動的印記,編排卻清晰地提醒著美國人:經濟的支柱在於產業,而非政府聘雇的公衛人員。



 



川普希望整個國家(乃至世界各地)都信任他領導私部門的能力。



 



但即使基本醫療設備耗材行將告竭,(3月30日前)他仍拒絕依1950年《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所授予的權限命令美國各公司生產。



 



川普左支右絀,彷彿這在他先前的施政還不夠明顯似地,唯一的應對計畫是指責他人。



 



例如他仍持續稱此病毒為「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儘管「新型冠狀病毒」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已成為全球通用的詞彙,數周以來,當多數國家在與瘟疫奮戰時,川普卻將之視為強化反移民政策的良機,荒謬地宣稱惡名昭彰的墨西哥邊境牆能將病毒阻絕在外。



 



美國最持久的思想爭執之一,即是如何使全民健康照護得到保障,恐社會主義幽靈者不斷地攻擊、詆毀,最終推翻了歐巴馬政府制定健保法案的嘗試。



 



同樣地,川普和國會共和黨議員們經常性地以意識形態為由攻擊公共教育。



 



如美國教育部長戴佛絲(Betsy DeVos)和其他政府官員便開始稱公立學校為「政府學校」(government schools),並希望擴大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的規模。這些舉措以「學校選擇」(school choice)的名義自我正當化,但意識形態才是其根本動機:弱化,最終廢除實行250年之久的免費制度與普遍公共義務教育。



 



但這不意味著川普的意識形態立場具一致性。



 



相反地,在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時,右派曾抵制民主黨的大規模財政刺激計畫;現在,川普與他焦頭爛額的政府選擇老調重彈,以之為底設計因應當今危機的經濟振興法案。



 



民族性確實會反映在選票上。



 



前景在於重歸實務,而非以意識形態的進路來解決問題,2020年11月,美國選民將有機會擁抱一個以價值、知識為導向的政府,在意識形態主場裡,這兩者是最先被排擠的。



 



除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外,美國更須診治既存的沉痾膏肓。



 



 



(翻譯:許博雅,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s Ideological Infec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