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道德視角:川普外交政策 失敗的干涉主義和十字軍東征

奈伊(Joseph S. Nye)    2020年06月30日 07:00:00



 



 




奈伊



 



• 哈佛大學教授



• 曾任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美國國防部助卿



• 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與巧實力(smart power)論述




 



 



近期,我對自1945年來14位美國總統所進行主題為「道德是否重要( Do Morals Matter)」的研究中,我發現,美國人希望制定符合道德的外交政策,但卻無法確定道德意味著什麼。



 



美國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國家卓爾不群,因為他們並非靠種族定義身份,而是憑藉以政治、經濟和文化自由為基礎的社會自由視角和生活方式理念。



 



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背離了此一傳統價值觀。



 



當然,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從創建伊始就矛盾重重,儘管建國之父們強調言論自由,但奴隸制的原罪卻被寫入美國憲法,恰恰是此妥協導致北南各州得以聯合起來。



 



美國人如何在外交政策領域表達自由價值觀,始終分歧嚴重,美國人有時借助例外主義為藉口無視國際法、侵犯其他國家。



 



但美國例外主義同時也激勵了自由的國際主義事業,透過國際法律和機構緩和外部威脅以保護國內自由,從而使世界變得更加自由和和平。



 



上述兩個傳統,川普均已背棄。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宣稱:「美國優先…我們將尋求世界各民族的友誼和善意,但這樣做的前提是,所有國家都有權首先考慮其自身利益。」他還表示,「不尋求將我們的生活方式強加給任何人,而是樹立光輝的榜樣。」



 



他所說的話不無道理:如果美國樹立好的榜樣,就可以更好地影響其他人。



 



美國外交政策領域同樣存在干涉主義(interventionist)和十字軍東征(crusading)的傳統。



 



美國前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試圖建立一種強化民主制度在世界各國安全的外交政策,甘迺迪(John F. Kennedy)則呼籲美國人讓世界更加包容多樣化,但他卻派遣了1萬6000名美軍前往越南,繼任者詹森(Lyndon B. Johnson)派駐越南的美軍人數增加到了56萬5000人。



 



同樣,布希(George W. Bush)以促進自由和民主的國家安全戰略為由,為美國入侵、佔領伊拉克辯護。



 



事實上,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已捲入了7場戰爭和軍事干預行動。但正如雷根(Ronald Reagan)在1982年所言,「靠刺刀建立的政權不會根深蒂固(regimes planted by bayonets do not take root)」。



 



避免類似衝突一直是川普頗受歡迎的政策,限制了美軍在敘利亞動武,並希望實現選舉日美軍撤出阿富汗的目標。



 



在兩大洋保護下,而且接壤的都是弱小鄰國,19世紀的美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向西擴張,並試圖避免糾纏於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平衡力量。



 



但到20世紀初,美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同時干預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了當時各國之間的平衡。



 



20世紀30年代,美國輿論認為干預歐洲是一個錯誤,同時在朝嚴格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轉向。



 



在二次大戰中,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繼任者杜魯門(Harry S. Truman)以及其他人吸取了教訓,認為美國不能再次向內轉向,他們意識到,美國本身的規模已成例外主義的第2個來源,如果規模最大的經濟體不帶頭生產全球公共財(public goods),那麼,沒有其他國家會這樣做。



 



戰後歷任總統奠定了安全聯盟、多邊機構和相對開放的經濟政策。



 



目前,這種「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同時也是70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礎,不過卻正在遭到中國等新興大國崛起、民主國家新一輪民粹主義的動搖。



 



2016年,川普成功地利用了這種情緒,成為首位質疑1945年後美國主導國際秩序的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對1945年後國際秩序聯盟和機構的蔑視,同時也成為了他任期的外交特徵。 



 



儘管如此,芝加哥全球事務理事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逾2/3的美國人希望採取外向的外交政策。



 



美國的普遍情緒是避免軍事干預,但不是退出聯盟或多邊合作,美國民眾並不接受回歸20世紀30年代的孤立主義。



 



能否成功解決美國例外主義的兩個方面是美國所面臨的真正問題:能否在沒有刺刀脅迫的情況下推動民主和支援國際機構?能否學會在不進行軍事干預和十字軍東征的情況下推動民主價值和人權,同時,協助組織應對氣候變化、疫情流行、網路攻擊、恐怖主義和經濟動盪等全新跨國威脅的規則和機構?



 



現在,美國在兩方面都是失敗的。



 



川普政府不僅沒有帶頭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的防疫中加強國際合作,反而將疫情歸咎於中國,威脅要退出世衛組織。



 



中國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把2020年的美國大選當做政治踢皮球比賽,其實是國內政策,而非外交政策,全球疫情流行還沒有結束,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爆發。



 



此外,中國和美國製造了威脅人類未來的40%比例溫室氣體。



 



但兩國均無法獨立解決這些新的國家安全威脅。



 



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中關係註定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對美國而言,例外主義現在包括與中國人合作、協助製造全球公共財、捍衛人權等價值觀。



 



這才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美國人應當探討的道德問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Trump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