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爾
• 德國前副總理
愛默生
• 前美國駐德國大使
• 美國德國協會主席
在川普執政的四年中,美國與許多盟邦的關係不再友好。事實上美國與德國的關係不可或缺也將持續保持下去。兩國須延續自二戰兩德統一後,肩並肩的同盟關係。
美德關係時好時壞,川普上任後兩國關係更是降至冰點。但是美國與德國的關係超越歷史情感,雙方不僅擁有相同價值觀,也共享核心利益。
各國的憲法皆規定人生而平等、自由是與生俱來且不可剝奪的權利。民主、法治、權力分立與言論集會自由成為人民的自由的守門員,這些價值數十年來型塑大西洋兩岸的樣貌。
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德國和美國勢必要攜手合作,迎接新挑戰。中國崛起及隨之改變的世界秩序揭開了挑戰的序幕。各國的互賴依存關係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顯得格外脆弱;氣候變遷增加了極端氣候與天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嚴重性;氣候異常導致資源稀缺,引發暴力衝突,而助長新一波的大規模移民潮。
此外,二戰結束後,防止核武擴散制度日益消弱,全球核軍備競賽隨之升溫。數位科技理應讓人們關係更加緊密,如今卻成為網路恐怖主義的溫床,觸發戰爭及衝突,對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民影響甚鉅。雖然現在的社會無比繁榮,貧富差距卻極其懸殊,可能破壞社會穩定。
新冠肺炎也讓各國體認到,唯有並肩共戰才能克服這場挑戰。不論是病毒或是野火,禍害一視同仁的攻擊全人類,無人能倖免。透過難民危機及恐怖攻擊行動,全球深刻感受到失衡的社會及弱化的凝聚力後果是多麼嚴重。如果世界沒有一個有效且獲廣泛支持的防止核武擴散制度,受威脅的任一國都會窮盡各種理由發展核子武器。如果全球沒有共同制定資料與人工智慧的相關法規,資訊將淪為武器。如果各國沒有成立可靠的防禦聯盟,和平將離我們越來越遠。
基於這些挑戰,美德夥伴關係的共同價值及利益顯得格外重要。我們的雙邊關係確實歷經種種不確定,現在正是重建互信的時候了。我們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前瞻計畫,以實踐民主、自由及開放社會的價值。
這計畫須包含以下幾項關鍵原則。首先,面對疫情,我們必須共擬復甦計畫,優先投入研發疫苗並且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另外,我們也需反思多邊主義,改革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其他機構,讓這些組織發揮最大效益,解決愈加不平等的社會。
第二,我們須緊密合作才能在經濟上抗衡中國。中國的威脅並非一場「冷戰」,而是經濟競賽。德國與美國應率先重啟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制定新的公平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對非洲的貿易活動,並倡議跨大西洋基礎建設計畫,以透明民主的方式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
兩國在響應氣候變遷的綠色科技上,也有共同利益。我們應聯合發想策略,藉由擴展相關建設(包含在歐洲建造新的液化天然氣管線)、投入共同研究(如綠氫)、支持歐洲三海倡議等來確保能源安全,而不要為了單項計管線畫爭吵不休。
同樣的,美國與德國應聯手爭取成為數位創新時代的領導者角色,引導世界遵循西方道德標準發展。目前並未有一家西方公司足以抗衡中國5G巨頭華為,實在是非常不可思議。
最後,我們兩國應共同努力,改善防止核擴散的體制,並且重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跨大西洋與歐洲防禦議題實在沒意思,追根究柢,我們關心著相同的安全議題。
這前瞻計畫固然目標遠大,因此,若僅照著過去跨大西洋成功的模式因應新挑戰,那麼註定會失敗。不過透過美德關係的歷史,我們明白只要人民和國家願意付出,天下無難事。在德國、歐洲及美國面臨如此嚴峻挑戰的時刻,唯有彼此合作才能安然度過難關。
(譯者:蔣維珊,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The Transatlantic Reunification Agend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