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國際視角:中國利用美國沉睡之際發展 拜登面臨眾多挑戰

法蘭科(Jeffrey Frankel)    2020年12月07日 07:00:00



 




法蘭科



 



● 哈佛大學教授

● 美國經濟委員會前顧問




 



就如瓊尼蜜雪兒(Joni Mitchell )的中所說,「我們總在失去後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舉例來說,學生總覺得在教室上課非常無趣,科技遠見者也認為課堂教育是過時的。結果,新冠肺炎來襲使人們幾乎無法親自見到彼此。現在的我們非常渴望能擁有課堂學習體驗。



 



或許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國際經濟合作上。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IMF)和聯合國組織(UN)等多邊機構長期以來因侵犯國家主權之疑慮而不受大眾歡迎。但接著美國總統川普出現並使國際合作變得幾乎不可能發生。舉例來說,雖然其他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在近期結束的高峰會上針對疫情防範議題做了討論,但川普顯然忙著在推特上發佈更多關於選舉舞弊的虛假指控,然後去打高爾夫球



 



當新任總統拜登於明年1月20日進入白宮時,他將面臨的是一個正迫切需要關注的國際問題緊急議程。最主要的幾個議題包含疫情大流行、氣候變遷和全球經濟衰退,後者將會需要先進經濟體們在經濟刺激、債務重組和貿易方面採取聯合行動。



 



拜登並未拿國際經濟合作議題本身作為競選方向;從來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這麼做。但他承諾上任後將立即改變川普目光短淺的重大決定:退出世衛組織和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



 



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大流行疾病是典型的國際外部性例子,只有單一國家無法獨立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是對於本土疾病爆發狀況的調查和全球危機警告、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聯合研究、開發、生產到分配,以及就限制或隔離跨境旅客程序達成協議,這些事項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都能更有效率的完成。世衛組織並不完美,但顯然我們現在需要它。



 



同樣地,全球氣候變遷也是「全球外部性」的另一個典型例子。一噸的二氧化碳無論排放在任何地方都會造成相同的溫室效應。由於政府間的搭便車問題,國家法規本身無法糾正獎勵機制引起的偏差行為。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像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這樣的國際協議存在。



 



拜登和其他世界領袖還必須處理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問題。除了應對新冠疫情本身的措施之外,先進國家經濟體首先必須針對聯合經濟刺激政策達成共識,就如他們在1978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波恩高峰會和2009年由英國首相戈登領導的20國集團(G20)會議上所做的那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的估計,若那些擁有最大財政空間的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21年同時讓GDP中基礎設施支出增加0.5%,並在往後幾年都增加1%的GDP,並且如果那些財政空間有限的國家投資了當中的三分之一,那麼到2025年,全球GDP將增加近2%。相較之下,實施非同步財政政策的增長幅度可能不到1.2%。



 



因此,同步的財政擴張政策(人們期待見到大量資金投注於綠色基礎建設和應對新冠疫情)將有助於確保全球GDP和就業狀況能更快恢復原有水準,並將W型衰退的發生風險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這個同步經濟刺激政策無需對任何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貿易平衡造成負面影響。



 



即便債務佔GDP的比率(debt-to-GDP ratios)不斷上升,在利率趨近於零的情況下,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借貸能力並不會受限。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尤其對那些在疫情爆發前已經背負不可持續債務負擔的國家來說,他們的迴旋空間更小了。



 



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需要債務重組。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的回應大多是二十國集團提出的暫停債務償還倡議(DSSI),其適用國家範圍有限。該計劃僅是透過延緩(而非減免)還本付息的債務來試圖推遲問題,當中甚至不包含私人債務。



 



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必須緊急領導和協調這個問題。二十國集團領袖在11月21日至22日的高峰會上意識到,符合暫停債務償還倡議(DSSI)條件的國家需要的不只是雙邊的官方債務減免。但他們幾乎沒有實質進展。



 



除此之外,許多非洲國家擔心,這些出於好意的債務重組協助將損害他們繼續打入國際資本市場的能力。最貧窮的國家也需要新的優惠貸款和補助金。有關新的一批特別提款權(一種IMF的儲備資產)和將流動性引進新興市場的議案將再次被提出討論。



 



在貿易方面,許多民主黨人會要求拜登繼續達成川普的某些目標,但是透過和美國盟友合作的方式,而非對抗。其中一個目標是減少外國企業和國內合作夥伴分享專利技術的需求,以此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代價。



 



一個明智的美國戰略可能會是留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中,並向中國展示加入其中的可能美好前景,當然前提是他們願遵守主要由美國制定的規則。其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成員國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已經取得經濟進展,但美國仍能藉由重新加入而迎頭趕上。



 



但現在可能為時已晚。在美國沉睡之際,中國成立了屬於自己的亞太貿易集團,叫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在這個情況下,對美國來說,直接的互惠性關稅削減可能是比混亂又難以實行的「深度整合」更好的選擇



 



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高層都是堅定的國際主義者。美國大概會允許世貿組織重新開始運作。但國際貿易協定不太可能成為其優先事項,以規則為基礎之開放貿易體系的忠實追隨者需重新調整他們的雄心壯志。此外,美國的盟友已經失去讓美國指揮全球事務的熱情。但至少,他們將樂見美國作為一個重要且有建設性的隊友回歸國際行列。



 



(譯者:黃郁雯,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iden’s Modest Multilateral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