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阿米
● 台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 曾任以色列外長(2000.11 – 2001.03)
●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在就任總統以後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向世界傳達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資訊:「美國已經回歸」。但恢復美國外交政策公信力及落實有效的外交政策將不啻於一場艱苦的戰爭。
值得稱道的是,拜登正在採取措施,竭力扭轉川普實行的絕大多數破壞性措施。正如他在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他已經簽署了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的文件,並且重新接觸了世界衛生組織。
拜登還宣佈暫停川普從德國撤軍的計畫——這顯然是為安撫與美國關係日益疏遠的歐洲盟國。此外,他還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屈從於俄羅斯侵略性行動的日子…已經結束」。他還承諾,結束美國對沙烏地阿拉伯所領導葉門攻勢的支持,並且強化外交斡旋來結束這場災難性的戰爭。
與此同時,拜登似乎準備支持川普某些相對明智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堅決希望避免在中東捲入「愚蠢、無休止」的戰爭,而他撤回了駐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國的美軍,雖不情願但卻接受權力重新回到阿富汗塔利班的手中。
拜登很有可能延續類似的策略(可以肯定,從川普的前任歐巴馬開始,上述策略就已經落地生根)。而且拜登這樣做的理由非常充分:美國已經在中東地區耗費了大量的鮮血和財富,但卻幾乎沒有留下可供炫耀的資本。
在以巴衝突問題上,拜登已經認可了在川普斡旋下以色列和若干阿拉伯國家所達成的亞伯拉罕協議,即使這樣做會對巴勒斯坦解放事業構成戰略性的打擊。儘管外界預測他不會支持川普偽造的以巴和平計畫,但他似乎也不太可能為推進現在已然是失敗事業的兩國方案投入過多的政治資本。
但未來依然不乏重大的外交政策考驗。首先是伊朗,拜登在最近的講話中,幾乎沒有提到伊朗問題。在競選期間拜登曾承諾,重返2015年伊朗核協議,也就是所謂的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奧巴馬談判達成了這項計畫,然後又遭到了川普的廢棄。為此,拜登政府必須說服伊朗,在美國解除對該國實施懲罰性經濟制裁措施之前,就停止實施超出核協議所強制規定限度的鈾濃縮行為,並同意參與新的談判進程。毋庸置疑,伊朗希望先解除制裁,但就此問題達成妥協完全有可能。
更艱巨的挑戰將是克服來自美國區域盟國,尤其是以色列的阻力,以色列軍隊已經在為針對伊朗採取可能的進攻行動做好準備。上述攻勢在戰略上究竟可行與否目前尚不明確。2012年,以色列時任國防部長巴拉克(Ehud Barak)得出結論,伊朗的核計畫已經接近「豁免區」,也就是,即便先發制人地發動攻擊也無法導致伊朗核計畫脫軌。而這一切應當歸功於該國多年所累積的「技術、原材料、經驗和設備」。
但以色列總理內塔雅胡(Binyamin Netanyahu)曾一再充當攪局者的角色,而拜登政府必須小心謹慎,不給他再次攪局的機會。儘管深受制裁影響,但伊朗仍然握有可觀的議價能力。它得到了俄羅斯和中國的支援,而拜登也似乎認識到,在中東再次發動戰爭不在美國的考慮範圍內。
拜登在講話中對伊朗問題敷衍了事,但對朝鮮問題卻根本就不置一詞。在朝鮮問題上,兩難的不再是如何逆轉核武化,而是如何減少對美國盟友和美國本土的威脅。由於外交努力一再失敗,軍事行動又無疑會帶來徹頭徹尾的災難,拜登政府已經沒有好的籌碼可供選取。
最後還有中國問題。拜登在講話中承諾「直面」中國的經濟濫用行為,「反擊其咄咄逼人的脅迫性行動」,並「對抗」中國對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等領域的攻擊。但他同時也承諾要與中國合作,「前提是這樣做要符合美國的利益」。
守住這條分界線並不容易。過分克制將導致中國進一步侵佔美國盟國在亞洲的領土,挑戰美元霸權,並削弱美國在高科技行業的領導地位。但態度過分強硬又將扼殺在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問題上所急需的合作,並提升爆發災難性軍事對抗的機率。
對美國而言,平衡上述風險的關鍵並不在於宣示主導地位,而是要對戰略競爭進行集中管理。美國霸權時代已經過去,美國混亂的政治體系甚至想要通過升級國內老舊的基礎設施來對抗中國的發展戰略都不現實。只有與有實力的盟國合作,才能扼制越來越有自信的中國。幸運的是,拜登已經意識到美國的不足,並承諾建立全球民主聯盟,而這恰恰是本著與中國展開競爭的目的。
但設定目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只有具備了公信力這個基礎,美國才能與盟國(更不要說競爭對手)進行有效合作。而現在美國的公信力卻相當匱乏。
一個國家的國際公信力——以及有效的外交政策——必須具備強有力的國內基礎。但從拙劣的疫情應對到1月6日襲擊美國國會大廈,美國的政治亂局最近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山巔之城」(聖經用語,現在則意指為美國作為世界的希望光輝)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光輝。
美國外交政策普遍前後不一。即使拜登成功與盟國和競爭對手達成協議,誰又能保證其繼任者不會像川普在任時那樣粗暴地退出?隨著美國參議院在1月6日投票宣佈他煽動暴亂無罪,川普本人可能再次參加2024年的總統選舉。而且他很有可能獲勝,尤其因為他也許不會面對來自現任總統的競爭。(現年78歲的拜登已經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
因此,誠然,美國將重新成為世界的一份子。但美國榜樣的力量是否會像拜登所期望的那樣說服持懷疑態度的夥伴,還有待觀察。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