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Marc Augustin)
●德國專業認證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
●德國波鴻新教應用科學大學教授
●衛生領導者網路SCIANA研究員
上個月是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推出屆滿一周年。隨著企業爭先恐後採用這項突破性技術,許多勞工焦慮不已,唯恐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通常仰賴大型語言模型(LLM)──將取代他們。諷刺的是,即使是治療師這類受過焦慮處理訓練的專業人員,也感受到這種焦慮。
可確定的是,生成式AI服務,ChatGPT、Google的Bard和Meta的LLaMA只是其冰山一角,必將對今日我們已知的工作帶來衝擊。埃森哲(Accenture)估計,語言任務占美國總工作時數的62%,而那些任務當中有65%可能會被LLM給自動化或擴充。今年稍早,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若能取得某種生成式AI驅動的交談助理,客服人員生產力平均能提升14%。
全球衛生體系也可受惠於生產力提升。許多機構正疲於應付預防計畫經費不足、員工過勞和慢性病成本升高等挑戰。這在心理健康領域尤其是如此,服務機構因應疫後增加的需求一直很吃力。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021年一篇報告,67% 的人難以獲得他們所需的心理衛生支持。再者,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CDC)2022年發現,美國每八人就有一人常有擔心、緊張和焦慮感,近半數的美國醫療照護人員表示覺得筋疲力盡。
所以,生成式AI是會藉由減輕治療師工作負荷而革新心理健康照護呢?還是會乾脆把人類治療師取而代之?像ChatGPT或Bard這樣的LLM,能以同樣的方式「治療」我們嗎?
基於心理治療的主要工具是語言和溝通,或可推論生成式AI可輕易將治療自動化。由於這些模型可消化成千上萬頁的治療手冊、研究論文和臨床案例研究,消化速度又比任何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員都來得快,想必也能運用這個知識基礎,為個別病患量身訂製心理治療。
然而,這種渴望(或恐懼)忽略了心理治療的運作方式,及其賴以見效的條件。研究顯示,成功的治療主要取決於兩大要素:「特定」和「共通」的因素。特定因素指的是放鬆練習、暴露等心理治療師常用的技巧。舉例來說,某人可能對自己害怕蛛蜘侃侃而談幾小時,但要克服他們的恐懼,還是需要逐漸接觸蜘蛛。
但心理治療有效的關鍵在共通的因素,包括人類獨具的特質如同理心和希望,也包含諸如傾聽以及分享情緒與想法的行動,這奠定了人與人聯繫的基礎,也因此對建立病患與治療師之間的互信連結與信賴感至關重要,缺乏這些則心理治療注定失敗。再者,唯有在這種關係的局限下,雙方才能對期待和目標達成共識── 這是另一重要的共通因素。
到頭來,這兩大類因素都有助於說明,為什麼心理治療可能對甲有效,卻對乙無效。比方說,一位態度疏離且冷漠的專家選對了技巧,但治療並不成功;一位治療師態度親切且有熱忱,但專注於對病患無關緊要的問題,也不會成功。
身為經常問診病患的資格認證心理治療師,我不認為生成式AI會讓這門專業自動化。心理治療涉及深度的人際互動,雙方藉由會談讓其中一人的個人壓力得以紓解。LLM即使能夠迅速、輕易地運用自然語言叫出文本,也無法媲美我們彼此這般,很快就與人類建立關係。
更何況,心理治療提供一個安全空間──受職業保密維護──可暢談感覺、弱點和可能覺得尷尬或恥於與另一人談論的事。在治療室內談論的事仍留在那兒。若以為,我們將能安心地把侵犯隱私的思想、執念和敏感資訊,與一個可能把任何輸入訊息用來進一步改善其產出的系統分享,未免太牽強。就算數據被匿名化,病患仍將把敏感資訊大規模交給私人企業,而那與一位治療師面對面交談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生成式AI可以協助決定對個別病患分別選用何種技巧最適當,藉此補強治療師的工作。更具體而言,對於複雜的個案,它可以提議一份個人化介入的清單以供選擇,協助把治療師導向正確方向。我們也能想像某種AI促成的自我推薦工具,用來擴大心理衛生服務的取得管道,對少數族群或有溝通需求(例如簡明語文)的人士尤其有幫助。
儘管生成式AI被盛讚為革命性的創新,治療師不必對它心生恐懼。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婚姻和家庭治療師以及心理健康諮商師被列入最不可能被LLM改造的工作清單。相反地,治療師在設法克服自己被科技取代的焦慮時,務必聽信自己常給病患的建議:直接面對恐懼。他們會看到,AI無法取代我們共通的人性,而心理治療正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上。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an AI Replace Human Therapist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