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勞動視角:服務業是經濟成長引擎 有助擴大中產階級規模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2023年12月21日 07:00:00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國際經濟學會主席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傳統經濟學對於就業一直存在盲點,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Adam Smith),他將消費者視為經濟生活的王者,而非勞工。他認為就福祉來說,重要的並非我們生產的方式或內容,而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消費我們喜歡的商品和服務。



 



此後,現代經濟學將這種方法奉為圭臬,依據我們的消費組合(consumption bundle)偏好函數的形式,評估個人福祉。我們通過選擇最令我們滿意的商品和服務來最大化其「效用」。儘管每個消費者也是某種類型的勞工,但工作只能以其所提供收入的形式,間接進入計算用的等式之中,亦即決定我們有多少錢可用於消費。



 



然而,工作對於一個人的意義並不僅僅止於預算。工作是個人尊嚴和社會認可的源泉。它們有助於我們對己身的定義,我們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以及社會如何以尊重回報。我們會認為工作很重要,是因為失業人士的生活滿意度,往往會出現大幅且持續的下降。此類貨幣等價物的縮減通常是個人收入的數倍之多,因此透過政府轉移支付(例如失業保險)進行補償,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廣泛來說,工作是社交生活各個面向的黏著劑。當體面的中產階級,由於自動化、貿易或是經濟緊縮政策而消失,不僅會產生直接的經濟影響,還會對社會政治等層面造成深遠影響,包括犯罪率上升,家庭破裂,藥物成癮率和自殺率飆升,且對威權主義的支持也會增加。



 



當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考慮社會正義時,他們通常關注的是「分配」的差異,亦即誰得到了些什麼?但是,正如政治哲學家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所指出的那樣,也許更重要的標準是「貢獻正義」,它指的是贏得社會尊重的機會,這是由好工作和「生產他人需要和有價值的東西」所帶來的。



 



這些問題通常是在發達經濟體的背景下考慮的,但它們對開發中國家同樣重要。在富裕國家之中,一份好工作的定義,可能是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以及維護包括安全工作條件、集體談判和禁止任意解雇等核心勞權。在貧窮國家,一份好工作通常只是提供比非生產性、艱苦的自給農業或非正規部門不穩定的生活水準更高的工作。



 



事實上,人們從較差的工作轉向較好的工作,概括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變革的整個過程。以快速、可持續的方式開啟這一進程至關重要,工業化歷來都是推動這一目標實現的主要動力。



 



現今的問題是,製造業不再如同以往一般,是勞動力吸收部門。在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之下,特別是現代製造方法的技術與資本密集度提高,加上全球價值鏈的激烈競爭,使得發展中經濟體很難增加正規製造業的就業規模。即便包括中國在內、工業部門強大的國家之中,製造業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也在下降。



 



這些趨勢的必然結果是,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大部分更好的就業機會都必須在服務業中創造。然而發展中國家大多數服務業,都是效率極為低落且非正規的,使這樣的轉變反而構成了重大挑戰。更糟糕的是,大多數政府並不習於將服務業視為增長引擎。增長政策-無論是與研發、治理、監管還是產業政策有關-基本上對象都是在世界市場上競爭的大型製造企業。



 



儘管可能很困難,但政府必須學會同時提高勞力密集服務產業的生產率和就業率。這意謂著採行許多含有「現代產業政策」特徵的措施,即國家為了創造就業機會,與企業進行密切、持續的合作,以消除其擴張的障礙。



 



世界各地已經有一些這種模式的例子。以印度哈里亞納邦(Haryana)與網路叫車服務Ola和Uber的合作為例(始於2018年)。這種公私合作的目標,是透過使這些公司更容易識別和雇用司機,增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此類型的公私合作是基於明確的交換條件。哈里亞納邦放寬了阻礙服務增長的法規,將失業青年的資料庫共享,並為這些公司舉辦了徵才專場,這些公司反過來又做出了雇用大量年輕人的(軟)承諾。



 



該協定是動態的。允許條款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有助於建立相互信任,不會將公司束縛在僵化的條件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該合作計畫為哈里亞納邦的年輕人創造了超過4.4萬個工作機會



 



當然,服務業是不同活動的大熔爐,企業之間在規模與形式都存在著很大的異質性。任何擴大服務業生產性就業的實質方案都必須具有篩選性,並聚焦於更有可能成功的公司和部門。試驗有其必要性,地方政府-都會區與次一層的地方當局,往往比中央部會更有能力推動試點計畫。



 



總而言之,經濟的成長和平等都需要以就業為中心的發展方針。只有當勞力移向更好、更有生產力的工作時,經濟成長才有可能達成,平等則需要改善收入分配底層勞工的就業前景。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反過來會提振國內需求,加強服務業的就業創造。



 



以服務業為基礎的模式,雖然無法產生過去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時代,所創造的那種奇蹟般的成長,但仍然可以帶來品質的提升,使社會更具有包容性,並擴大中產階級的規模。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王能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etter Jobs Mean Better Developmen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