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利率視角:廢除實體現金 儘早採用央行數位貨幣的3項好處

布特(Willem H. Buiter)    2023年12月22日 07:00:00

布特(Willem H. Buiter

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花旗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




 



歐洲中央銀行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都表示,不打算在引入央行數位貨幣後廢除實體現金。而歐洲央行和布列敦森林委員會最近發布的幾項政策簡報,都反對向央行數位貨幣支付利息(無論正負)。但政策制定者應當重新考慮這兩種立場,我們不僅有多項充分的理由支持儘早採用央行數位貨幣,還有足夠理由為其支付利息並廢除現金。



 



美國在央行數位貨幣方面是蝸行牛步,大西洋理事會的央行數位貨幣追蹤系統顯示,已經有11個貨幣區全面啟動央行數位貨幣(全都是開發中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還有100個國家正進行研究。這些貨幣區基於兩個共同理由採納央行數位貨幣:一方面可以促進金融包容性,另一方面能提高支付和結算效率。



 



當然,外界對央行數位貨幣也不乏批評之聲。反對理由之一是隨著家庭和企業用這種貨幣取代銀行存款,商業銀行可能會被邊緣化;另一個憂慮則是作為發行者的中央銀行,可能會獲取關於央行數位貨幣持有者的財務和支出決定的敏感資訊,還有人擔心,依靠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區塊鏈共識機制運行的央行數位貨幣會非常消耗能源



 



但還有第三個支持央行數位貨幣的理由。如果(而且只有當)央行數位貨幣帶有利息,並伴隨著廢除實體現金,就能透過消除政策利率的有效下限,來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有效利率下限是名目利率為零的央行紙幣的產物,從2007-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到2021年底和2022年初,決策者(姍姍來遲地)開始升息為止,有效利率下限一直是已開發經濟體貨幣政策必須經常遵守的條件。由於各國央行無法將政策利率設定在明顯負值水準,只能採用量化寬鬆政策──藉由過大量購買公共和私人證券將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貨幣化。



 



量化寬鬆不僅無法有效提高低於設定目標的通膨率,還助長了資產泡沫,繼續威脅金融穩定,並放任那些揮霍無度的政府出現過高預算赤字。



 



所有已開發經濟體的央行,似乎都願意一直維持足夠高的政策利率,以便在2024年底之前將通膨率控制2%的設定目標範圍。但低通膨加上低水平的中性實際利率,未來一旦面臨財政緊縮和通貨緊縮衝擊時,很可能讓有效利率下限再次成為約束性限制因素。



 



畢竟紐約聯邦準備銀行最新的中性實質利率(r-star,即達成最大就業與穩定物價目標下,最適宜的實質利率水準)估算值僅略高於0.5%。這一低水準使得取消有效利率下限成為極其可取的措施。如果通膨或就業最終大幅低於設定目標,聯準會就能夠在必要時設定明顯負利率。



 



此外,反對央行數位貨幣帶有利息的標準金融穩定論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如果銀行存戶決定轉用央行數位貨幣,而由此產生的去中間化是當局所不樂見的,那麼中央銀行可以對受影響金融仲介機構彌補其存款損失。而未獲保險的銀行存款因恐慌而轉向央行數位貨幣時,也可以透過同樣方式處理。



 



同樣的,雖然沒有任何央行數位貨幣可以完全複製實體現金的私密性,但情況或許並沒有那麼糟糕。現金的匿名性使其成為全球犯罪和恐怖組織的首選。此外,向中央銀行(和政府)提供的資訊,將取決於央行數位貨幣的設計和實施。



 



在這方面的一個極端是完全集中化的模式,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所有企業和家庭都在中央銀行開立帳戶。但也可能是一個兩級系統,銀行與其他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開立央行數位貨幣批發型帳戶,同時向一般民眾供應零售型央行數位貨幣。一個零售型央行數位貨幣帳戶,實際上是由中央銀行擔保的傳統銀行帳戶。零售型帳戶管理者只需向有關當局提供遵守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規定所需的資訊,而在美國則包括遵守《銀行保密法》。



 



而另一個極端則是一個完全去中心化、基於分散式帳本的系統,就像當今許多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和穩定幣一樣。雖然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特幣使用的共識機制)非常耗能且難以大幅擴展,但權益證明(proof-of-stake)區塊鏈(如乙太坊自2022年9月15日起使用的區塊鏈)或許能克服這些障礙。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區塊鏈都可以將交易歷史公諸於眾,而個人身份則可以保持私密(而這也是一些加密貨幣被犯罪組織和恐怖組織利用的原因)。



 



最後,為央行數位貨幣支付利息既不會對金融包容性產生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支付和結算系統效率。



 



反對廢除實體現金和央行數位貨幣帶息的政策制定者,應再次考量現在正是同時推動兩者的時候──在有效利率下限再度出現之前。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Farewell to Cash》,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