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對抗視角:美國要推翻緬甸軍政府 支持少數民族軍事組織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2023年12月26日 07:00:00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隨著以色列─哈瑪斯的戰火延燒,加薩嚴峻的人道情勢理所當然地佔據新聞頭條,但發生在緬甸的武裝衝突也造成大規模苦難,200多萬人流離失所,還有100多萬人湧入孟加拉、印度和泰國等鄰國。然而,這場衝突得到的國際關注卻少得多。



 



這並不是說外部勢力沒有介入緬甸衝突。相反的,美國似乎將支持試圖推翻軍政府(該政府在2021年2月的政變中重新掌權)的反抗者和親民主團體,視為一種道德考驗,但這種做法對緬甸沒有多大益處。



 



緬甸軍方推翻了新成立的文人政府(前者在6年前才開始向後者移交權力)之後,拜登政府重新實施大規模的制裁,此後不斷加重力道。但迄今為止,各項制裁對緬甸軍方精英的影響相對較小,卻抹殺了緬甸過去十年取得的經濟進步,還給一般民眾帶來苦難



 



拜登政府也加強與所謂民族團結政府的接觸──該政府是作為軍政府替代品而成立的。雖然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不願正式承認影子政府,但也並不妨礙拜登政府依據《緬甸法案》向其名義上的軍隊「人民保衛軍」,以及少數民族反抗組織和親民主團體,提供 「非致命性援助」。美國對「非致命性」的解釋向來比較寬鬆,例如對敘利亞反抗軍的非致命性支持,就包括提升他們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



 



拜登政府支持的各類團體並沒有共同的目標,更別提單一的政治戰略了。影子政府未能贏得所有主要少數民族的支持,其武裝力量也缺乏統一的軍事指揮。少數民族反抗組織(其一些有殘暴的前科)對確保自己地盤自治的興趣,往往高於建立一個包容性的聯邦民主體制,其中一些團體甚至願意與軍政府合作以換取自治地位。令問題更複雜的是這些團體對領土的要求,有時是相互重疊的。



 



目前還無法斷言,美國不斷增加援助是否助長緬甸的暴力活動,但可以確定的是,近期反抗軍的攻勢逐漸加強,不僅給經常處於交火區域的平民帶來嚴重的後果,也給鄰國造成很大困擾。就在上個月,叛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控制了幾個邊境城鎮和數十個軍事前哨,迫使至少72名政府軍士兵在一周內逃往印度。對此,軍政府則是加強運用致命武力,包括懲罰性空襲和砲擊。



 



與此同時,有超過3.2萬名來緬甸欽族人前往印度欽族人占多數的米左拉姆邦避難,其中大多生活在難民營中;另有數千人逃到與緬甸接壤的印度曼尼普爾邦,加劇當地兩個族群之間日益激烈的暴力衝突



 



美國對世界各地武裝團體的援助,往往會助長混亂和苦難,削弱對民主的追求。從緬甸日益惡化的人道局勢來看,以乎很可能會再次發生類似情況。緬甸的鄰國正受到影響,一如遠方的大國試圖懲罰墨西哥並援助當地反叛團體,也會影響美國那樣。然而拜登政府非但沒有讓各鄰國主導對緬政策的制定,反而堅持要求他們服從美國的路線。



 



美國對緬甸軍政府毫不留情的懲罰性做法,使東南亞國協十個成員國陷入分裂,以致無法在衝突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而矛盾的是,儘管東協多數成員國仍處於獨裁統治,美國卻試圖拉攏東協來推動緬甸的民主進程。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越來越擔心美國的做法,會將資源豐富的緬甸推向中國的懷抱。印度與緬甸不僅有著漫長的陸地和海洋邊界,還將緬甸視為通往東南亞的戰略通道。鑑於人員和游擊隊(其中一些由中國訓練和武裝)的跨境流動,與緬甸開展密切的反叛亂合作,對印度的安全至關重要。



 



拜登錯誤的緬甸政策似乎與其「全球民主與專制之爭」的公開言論不謀而合,但在其他方面,華府卻採取更務實的外交政策,加強與非民主國家的戰略關係,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比如今年9月G20峰會在新德里舉行期間,拜登試圖修補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隨後還訪問了越南,並稱之為「重要的印太區域夥伴」。



 



這種務實主義應該受到歡迎:如果推動民主和人權超越一切其他考慮因素,那麼美國外交在西方之外就不會有什麼合作夥伴。但這種做法需要適用於緬甸,如果華府能與緬甸軍政府建立溝通管道,並提供誘因以扭轉局勢,美國將更有可能幫助緬甸終結軍人直接統治。



 



當年正是因為美國放棄失敗的制裁政策,改採交往策略,才得以讓緬甸的軍事獨裁統治在2015年正式結束。倘若要避免緬甸淪為失敗的國家,拜登政府就得立刻採取類似的策略。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iden's Flawed Myanmar Poli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