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喬里(Teresa Marichiori)
●美利堅大學副教授
●WIEGO組織律師
最近,塞內加爾首都達卡熙熙攘攘的「第6自由市場」(Liberté 6)掀起了驅逐潮。這是個延綿約一英里的商業中心,已經為社區服務了20多年。數以百計的街頭小販攤位被推土機剷平,為新的公車路線騰出空間。雖然當局事先發出了通知,並且對營運的損失給予賠償,但這卻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商業交易空間的不足。
流動攤販是一種合法、數百萬人賴以維生的經濟活動,且在南方世界(Global South)國家許多城市的就業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達卡有近59000名街頭小販,占總就業人口的13.8%,祕魯首都利馬則約有45萬名街頭小販,達到總就業人口的8.8%。非正規經濟吸收了眾多因新冠疫情而失業的人,且這數字可能還會增加。
這種謀生方式必須基於一種重要資源之上:能夠進入繁忙的、行人友善的、交通便利且負擔得起的公共空間。但是當局卻把重點放在「清理」城市之上,這意謂著清除街道上的小販。在他們看來,非正規商人令人討厭:他們在街道上亂扔垃圾,阻礙城市交通,佔據了可用於現代化或美化市容,或出售給財力雄厚的開發商、轉變為城市精英休閒綠洲的寶貴空間。
未能向街頭小販提供所需空間是短視的(驅逐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小販們往往別無選擇,只能重新開店)。2015年,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隨著成員國從非正規經濟轉向正規經濟,應允許自給自足的勞動力使用公共空間。然而,各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實施了限制准入的狹隘政策和法律框架。
事實上,這種模式已經根植於政策制定者將非正規經濟正規化的策略之中。這些策略側重於登記非正規勞動力並且徵收稅賦,這些措施能提供重要機會,包括獲得社會保護、融資和專業培訓。但幾乎從不承認公共空間是工作場所,使現狀永久化。相反地,制定政策者大搞空中樓閣,實施懲罰性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將非正規貿易定為犯罪,剝奪最脆弱群體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
將街頭小販搬遷到封閉市場的建議往往是空洞的承諾,且若付諸實施,也往往鮮少或根本不與受影響的個人協商,導致市場規劃不善,遠離城市的商業中心且難以到達。小販們對此不是迴避就是迅速放棄,並且回到被移走的街道之上。
街頭小販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不穩定性,且通常只有一個目標:在交易時不必擔心受到騷擾或驅逐。「我知道我們不被允許在這裡工作,但我有一個家庭要養」,在2022年,於達卡郊區蓋迪亞瓦耶市(Guédiawaye)一個小售貨亭裡,販賣手機的非正式勞工在接受我的組織WIEGO(非正規就業婦女:全球化和組織化)採訪時,表示「我想要的只是能夠工作和謀生」,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補充道。他指著街對面的一塊空地說,「我們與其他小販一起,要求市政當局授權我們在那裡賣東西,但沒人理我們」。
2016年通過的聯合國《新城市議程》,承認將公共空間視為工作場所的現實,並支持「盡可能最適當地利用街道,促進正式和非正式當地市場與商業」的措施。任何正規化策略都必須有一個法律框架,來保證非正規商業活動進入這一空間。事實上,這是讓正規化所有其他面向都合乎邏輯的先決條件,其中包括了註冊和徵稅。
當然,屬於稀缺資源的城市公共空間,備受各方爭搶,利益爭奪也很多。但是,正如各種舉措所展現的那樣,其有效管理需要非正規就業勞力的投入。例如印度2014年的《街頭攤販法》設立了由政府官員、賣家和其他人組成的「城鎮攤商委員會」,以決定交易地點並監督驅逐和搬遷。在1990年代,利馬市政府從一開始就讓街頭小販參與其搬遷規劃過程,以確保他們能夠適當准入基礎設施和客戶。2009年至2011年期間,達卡市政府開始與非正規貿易商就搬遷問題進行有效對話。
這些例子距離完美非常遙遠,利馬的包容性規劃過程也已經停止(儘管它確實帶來了成功的搬遷),達卡的對話也是如此,印度的《街頭攤販法》則只獲得部分實施。但前述做法都顯示出,公共空間的包容性管理是可能的。
公共空間的公平分配對於承認街頭攤販、合法化進入工作場所,以及保護其生計至關重要。但除非有非正規貿易商參與,且對於政策規範和相關法規具有影響力,否則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
(本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王能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Justice for Street Vendor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