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戰略視角:俄羅斯遠非刀槍不入 但也沒處於崩潰邊緣

赫魯雪娃(Nina L. Khrushcheva)    2024年01月05日 07:00:00

赫魯雪娃(Nina L. Khrushcheva

紐約新學院國際事務教授

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曾孫女

Jeffrey Tayler合著《In Putin's Footsteps》等書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最近評論說,中國「現在和將來都是統治強權所面對最激烈的競爭對手」,但目前對中國的「妖魔化」令人困惑多於明白,艾利森堅信,為了「制定和維持因應中國挑戰的戰略」,美國「必須瞭解中國的本來面目」——既不是「十英尺高」,也不是「處於崩潰邊緣」。但後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不曾得到這樣的考量。



 



相反的,美國幾十年來一直諷刺俄羅斯是典型的惡棍又一直很脆弱。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視其為曝露自己弱點的「區域強權」。在去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顯而易見的假設就是俄羅斯以及普丁政權將在西方制裁的壓力下迅速崩潰。



 



普丁入侵烏克蘭的決定是出於妄想,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方對局勢的評估是明智的。相反的,多數西方觀察家似乎只能想像兩種情況:要麼普丁在幾天內佔領基輔,將烏克蘭變成克里姆林宮的傀儡;要麼俄羅斯迅速被擊敗,迫使普丁撤軍並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當俄羅斯最初的攻勢停滯不前時,英國首相強森在訪問基輔時據說建議烏克蘭應該「戰鬥」,而不是談判出一份和平協議。最好讓俄羅斯失利——削弱其經濟,耗盡其軍事力量,損害普丁的地位,達到無法修復的地步——而不是獎勵它的入侵行動。



 



俄羅斯一定會輸的,這就是當時的說法。烏克蘭得到西方全力支持,包括武器和相應的援助,而俄羅斯沒有足夠的裝備,有的只是跟它的戰術一樣過時的配備。除了戰場之外,西方史無前例的制裁註定會引發民眾對普丁的強烈反彈,俄羅斯人為了得到歐洲的手提包和美國的速食,甚至可能衝進克里姆林宮。似乎沒有人想到,妖魔化和摒棄俄羅斯大多數東西,可能激起俄羅斯人對西方的反感,或者讓俄羅斯能夠打一場長期的戰爭。



 



而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俄羅斯繼續利用其數量優勢,在更新戰場戰略的同時也提高軍事設備的生產。在國內,莫斯科當局把制裁的損失降到最低,不僅規避制裁,還確保包括俄羅斯政府在內的本地業者,能以最低價取得西方企業在俄羅斯的營運所有權,同時它還建立了自己的戰爭經濟



 



對一般俄羅斯人來說,情況一點也不差。商店貨架充盈,餐館生意興隆。養老金和工資都增加——雖然沒有通貨膨脹那麼多,但足以支持官方認同的說法——西方盡最大努力要摧毀它,但俄羅斯仍然屹立不倒。西方領導人非但沒有認識到這種說法有多危險,反而持續強化,例如去年6月,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在烏克蘭反攻失敗之初表示,「俄羅斯人需要感受到失敗的痛苦滋味」。



 



這場戰爭在俄羅斯並不受歡迎:根據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去年10月所做的調查,56%的俄羅斯人支持和平談判,只有34%的受訪者支持從烏克蘭撤軍並歸還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領土。與此同時,普丁的支持率仍維持在80%以上。這可稱之為史達林格勒效應。



 



俄羅斯人團結在普丁周圍,而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似乎開始動搖。上個月,歐盟領導人雖同意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卻未能通過500億歐元(550億美元)的金援計畫。而美國新的軍援烏克蘭計畫,也在國會踢到鐵板



 



現在,美國總統拜登承諾美國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但不是像他過去聲稱的「只要有需要」,而是「只要能做到」。他仍然認為,俄羅斯缺乏維持長期戰爭的「資源和能力」,制裁最終也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損失。但普丁在這場戰爭中將傾其所有,而且很可能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支持率。



 



外援減少已經削弱烏克蘭在戰場上的情勢,去年烏軍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際進展,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之間的裂痕似乎越來越大



 



有三種可能的情況。首先,西方再次承諾支持烏克蘭。但政治障礙很高,包括美國共和黨的反對,以及匈牙利(現在是斯洛伐克)在歐盟的否決權。即使清除這些障礙,烏克蘭也將難以招募足夠的新兵。



 



第二種情況則是北約到烏克蘭參戰。雖然普丁從未打算入侵北約成員國,但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會導致俄羅斯更多入侵行動的說法,可以用來合理化西方出兵的正當性。風險在於史達林格勒效應可能加速,俄羅斯人將站起來保衛祖國,使歐洲陷入動盪。



 



第三種情況是西方找到與克里姆林宮溝通的方法。俄羅斯遠非刀槍不入,但也沒有處於崩潰邊緣,普丁可能還要繼續當總統好幾年,即使他被趕下台,俄羅斯人對西方的不信任感也持續存在。有鑑於此,以及烏克蘭不太可能收復全部領土的嚴峻現實,西方應該專注於加強烏克蘭的防禦,並準備抓住任何機會與克里姆林宮進行實際的談判。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West Must Face Reality in Ukrain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