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油價視角:中國無法壓低能源價格 但可避免國內通縮

沈聯濤(Andrew Sheng)& 肖耿(Xiao Geng)    2024年02月08日 07:00:00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烏克蘭與加薩的戰事反映出能源市場非常容易受到地緣政治局勢影響,此外,正如劍橋大學學者湯普森(Helen Thompson)多次強調的,能源也是地緣政治競爭的主要催化劑,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也不會例外。



 



能源與地緣政治之間的關係,早在工業革命時代就已經突顯出來,風力、煤炭、蒸氣讓西方國家生產力迅速增長,在國內締造空前繁榮,又能在遙遠的土地殖民,攫取資源──西方世界因掌控資源,而得以鞏固他們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科學的支配力。



 



自此,地緣政治競爭的本質上成了人力及自然資源的爭奪,尤其是能源,談到二戰,相當程度上就是在談攫取重要的石油資源,讓德國進軍東南歐,日本踏向東南亞,許多衝突也泰半源於能源之爭,包括波斯灣戰爭,以及當前的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



 



能源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支柱,19世紀發現的原油蘊藏成為美國產業發展的驅動力,1973年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協議,石油以美元定價及交易,其油元體系(Petrodollar)強化了美國的全球支配力,2010年以來的頁岩油蓬勃發展,更鞏固了美國的能源的超強地位。



 



這一切讓美國享有過度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就算是發行準備貨幣的國家也無法比擬;美元可用於償還外債,購買包括石油在內的進口商品,儘管美國自己就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至於其他經濟體,雖然如中國、歐元區、日本等發行的貨幣有準備貨幣地位,而且有時也會發揮其力量,但他們都是主要的石油進口者,必須服膺油元體系。



 



中國的崛起,也使其面臨能源困境:雖然中國有豐富的煤礦蘊藏,但能源領域一直是弱點,最明顯的例子是1950年代,美國在韓戰期間對中國實施的禁運,之後幾十年,中國在經濟高速成長及工業化中,管控著這個弱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更讓能源進口得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但是氣候變遷及近年來的地緣政治緊張,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2006年後,中國成了世界第2大二氧化碳排放國,不過過去幾年來,中國逐漸改變能源結構,例如2016年後,中國大幅增加天然氣使用量,2021年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大增15%,成為世界第2大進口國,此趨勢一開始是減少污染,到近期則是宣示了碳排放「淨零」的目標。



 



核能以及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占中國發電比重逐漸上升,不只是促進環境永續,更能藉由擺脫對外國石油及天然氣的依賴,促進能源安全,而為了提高能源安全,中國還提高石化能源進口來源的多元化,突顯出與美國關係日趨惡化下,其必要性已是迫在眉睫的程度。



 



能源價格上揚,帶給中國更多壓力,自烏克蘭戰爭以來,中國及印度等南方世界國家,得益於俄羅斯大打折扣的能源,但整個世界的能源價格呈現上升,從去年5月至9月,西德州原油(WTI)價格從每桶67.6美元上升到90.8美元。



 



油價一度小幅下滑,但是英國石油公司(BP)在最新版《世界能源統計回顧》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中指出,今年能源價格恐怕仍會上漲,事實上,受到加薩戰火升級影響,去年12月12日到今年1月12日間,天然氣期貨指數從2.1上升到2.7。



 



過去2年來,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從110下滑到97,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101.5下滑到99.7,在苦於通貨緊縮的時候,能源價格攀升是中國最不樂見之事,兩者結合在一起,將大幅影響企業獲利,弱化投資,促使貿易夥伴強化貿易保護政策,就在當下,歐盟執委會已發起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讓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祭出反補貼關稅的前景愈發成形。



 



人民幣貶值,還造成資本外逃,甚至可能加劇保護主義的情勢:過去1年來,人民幣匯率已從6.7人民幣兌1美元,貶至7.17人民幣兌1美元,同時,中國股市及債市的淨流出資金為845億美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上升44%。



 



同時,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難以提振,經濟成長放緩,需求下降,會惡化中國自身的經濟放緩,進一步侵蝕全球經濟成長,讓出現惡性循環的風險上升,若能源價格還上揚,提高通貨膨長,全球許多地方可能將面臨停滯性通膨時代。



 



中國無法僅憑一己之力壓低全球能源價格,但有辦法避免國內通縮,讓國內與世界經濟呈現良性循環,也就是在多年保守的宏觀經濟政策後,施行新一輪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的時機已到,此舉能夠有效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增加投資意願,翻轉通縮趨勢,激勵中國經濟成長,對全世界亦然。



 



(翻譯:洪毅,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s Energy Dilemm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