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越是尋求透過高層對話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越肆無忌憚地對台灣施壓。這種行為模式在上月底展現得最明顯,就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曼谷舉行會談時,中國派遣33架次軍機和7艘次軍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外界日益擔心習近平很快就會更大張旗鼓地推動「統一」台灣。
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作為一個自治島嶼,台灣在其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與中國沒有任何關聯,過去129年來一直處於中國的控制之外。即便如此,習近平仍毫不掩飾地意圖將中國的主權主張強加於該島。事實上,習近平將「統一」台灣稱之為他的「歷史使命」。
據報導,習近平最近在舊金山峰會上向拜登重申此一意圖,並指出唯一尚待決定的問題是何時接管台灣,對此,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時間可能已經接近。烏克蘭和加薩戰爭吸引美國的注意力和資源,而世界又在經歷一場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重組,這也許讓習近平看到一個稍縱即逝的好機會。台灣選民連續三屆選出推動台灣主權的民進黨人擔任總統,很可能強化習近平要控制台灣的動機。
習近平已加緊入侵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並派軍艦包圍台灣,中國還向台灣周遭水域發射飛彈並進行模擬攻台的大規模軍演。根據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一項調查,有2/3的美國專家認為今年很可能發生台海危機。去年11月,美國跨黨派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警告,中國正準備對台開戰,並對可能在這場衝突中「造成巨大破壞」的美國發動網路攻擊。
人們或許期望拜登政府會以加強威懾來因應這種事態的發展,一方面加強台灣的防禦,另一方面明確表示,美國有戰略意圖和政治意願去保衛台灣免受中國攻擊。然而,美國已經積壓價值14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早在2017年就宣佈的武器交易至今仍未兌現,拜登也一再宣稱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雖然拜登與中國的接觸政策——包括2021年以來與習近平的兩次面對面會談和五次線上或電話會談——迄今未取得任何成果,但拜登政府顯然不願改變路線。結果就產生一個矛盾狀況:更強大的老牌大國為了試圖維持現狀,設法安撫那個不斷擴張疆域的修正主義大國。中國在南海將其牽強的歷史主張變成現實,卻無需付出任何國際代價。
美國主導的對俄制裁沒有效果,可能進一步給習近平壯了膽。如果西方空前的制裁無法擊垮俄羅斯經濟,那麼它們當然也無法摧毀中國經濟——尤其是在後者的反制措施之下。即使西方能在經濟上擊垮中國,也無異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正好解釋了為什麼它在建立新疆的古拉格集中營(關押100多萬名穆斯林)或扼殺了香港自治後,並未受到西方實質性的制裁。
可以確認的是,去年9月拜登被問及美軍是否會保衛台灣免受中國攻擊時,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補充了一點:「如果,實際發生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攻擊。」而「規模空前的攻擊」正是習近平想要避免的,中國不僅可能缺乏奪取整個台灣的兩棲攻擊能力,類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樣的全面攻擊也不是中國的特點,因為北京當局通常偏好利用隱蔽、欺騙和出其不意的方式,推動更安靜、更漸進的侵略。
正如中國在南海和喜馬拉雅山區的漸進式擴張戰略,所取得的巨大進展那樣,它很可能利用混合戰爭來壓迫台灣。中國軍方已經模擬對台灣實施隔離或封鎖,中國還可能宣佈「依法」封鎖台灣海峽,禁止外國船隻進入,或定期封鎖航道來扼殺台灣經濟。
正如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所警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可能「令台灣屈服,並創造巨大的誘因,讓台灣對中國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但這些措施也足夠微妙,不太可能在為時已晚之前引發以美國為首的一致反應。
大多數台灣人相信一旦中國入侵,美國會拋棄他們,正如1979年華府為恢復與中國的關係而終止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和共同防禦條約一樣。如果美國再次拋棄台灣,其安全保證的國際公信力將蕩然無存,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形同結束。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Coming Taiwan Crisi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