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創新視角:鼓勵消費者參與加密市場 NFT提供解決之道


卡欽斯基(Steve Kaczynski)

●Web3創業家、顧問及評論員




 




柯米納斯(Scott Duke Kominers)

●哈佛商學院企管學教授,

●哈佛加密、金融科技與Web3實驗室共同負責人




 



 



自從2008年隨同比特幣的推出開始上路以來,區塊鏈技術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不計其數。久而久之,知名度最高的加密幣吸引的興趣與投資日益擴增,已導致接受度大增,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元月核準一檔比特幣現貨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即凸顯這個事實。儘管區塊鏈與其相關的「加密」資產尚未被真正廣大的消費者基礎採用,那種情況正開始轉變,因為使用這些技術的方式也在轉變。



 



與主流媒體報導通常說的恰好相反,對許多人而言,這些創新的價值與其說是在加密幣,倒不如說潛在於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數位產品之中,像是虛擬運動鞋遊戲道具,以及會員通行證 ──凡此種種,全都以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NFT)的形式來管理。誠如我們在共同執筆的新書《象徵性/代幣的一切》( The Everything Token,暫譯)所闡述的,NFTs是一種有彈性的通用解決方案,可用來建立和追蹤橫跨形形色色數位資產的擁有權,但卻往往遭到誤解,甚至嘲諷。(我們兩人都持有私人的NFT和其他數位資產,並且向有興趣探索這一行的企業提供建議。)



 



NFT現在已經廣泛運用於林林總總的場合,從課程認證到咖啡獎勵都有,而且正準備重塑一切事物的管理方式,不論是音樂會入場券或醫療照護資料。既然這些都屬於影響消費大眾日常體驗的商業範疇,NFT或許已開始驅動一波普遍的消費者採納風潮,其規模之大,是先前的加密幣應用未能辦到的。



 



初期階段



 



加密幣之前欠缺主流接納的一大原因,是取得不易。現在還在發展初期,眾多加密應用仍需要使用者自己接觸加密系統賴以運行的技術軌道。避免使用者出錯或帳戶遭入侵的防護仍少之又少,而且必要的技術知識使一切都難以駕馭。但別忘了,網際網路興起初期,也一樣對使用者不友善



 



現有的加密基礎設施,大多也缺乏管理全球層級交易的量能,造成高昂的交易成本,通常都必須由用戶自己負擔。多年來監管上的不確定性也沒幫助。不論在美國或全球各地,對於哪些類型的數位資產可允許交易、那些資產的徵稅用途如何評估、以及那種處理方式將來可不可能改變,都一直混沌不明



 



市場不成熟,加上可得應用的錯配,也形成重大挑戰。如同任何新奇的通用型科技,許多早期的加密應用不是設計不良,就是商業運轉難以為繼,或甚至如某些案例所示,全是一場騙局。



 



簡言之,與早期網際網路有許多相似處:早期加密市場面臨技術障礙以致限制了接納程度,初期實驗未必就是這種技術的最佳用途,以及眾說紛紜臆測四起。但是,和網際網路一樣,隨著技術日益成熟,我們正見證一股轉變,逐步朝設計更優良、生產力更高的應用邁進。確切檢視區塊鏈對什麼較有用,有助於理解新一代的應用。



 



區塊鏈對你有何用處



 



區塊鏈是龐大的全球帳簿,用去中心化的加密協定來記錄資訊,這種方式可供公開驗證、具安全性,而且無法變更。今日的區塊鏈已可執行複雜的軟體,使形形色色數位資產的擁有權可能在公共帳本上定義、配置和追蹤,從記帳單位(加密幣)到網域位址、使用者簡介,乃至於歌曲的音軌和網路遊戲都行。架構在區塊鏈上的個人帳戶,通常稱為數位錢包,賦予使用者對帳本上標記「他們所有」的物品直接擁有權。某項特定數位資產的擁有者持有一把獨一無二的金錀,用來驗證作為擁有者的身分,並掌控哪些應用程式能(以什麼樣的方式)與他的資產互動。



 



這與我們習以為常的大多數網路與社群媒體經驗都截然不同。在臉書或亞馬遜這類網站,使用者必須建立帳戶,以便把使用者資料、簡介和其他資訊儲存在那裡,由平台方控制;區塊鏈不一樣,允許使用者保有對自己帳戶及相關資料的完整控制權。



 



使用者還能隨心所欲,把那個帳戶與任一平台連結,並且在不同平台之間無縫切換。對照下,若你不喜歡臉書的政策,雖可離開該平台,卻不能帶走自己的內容、閱聽人和名譽。



 



NFT是數位紀錄,可存放在個別的數位錢包裡,作用和地契類似。舉例來說,某NFT一旦與另一項資產(比方說一幅數位畫作、遊戲中的某個道具,或甚至某件實體資產如一本書或一件衣物)連結起來,就變得能輕易定義、辨識數位領域中的擁有權。有些NFT的所有權就像實體物品一樣,可以轉換,可以買賣;其他NFTs則不可轉移,且與特定的帳戶綁在一起,一如駕駛執照或文憑。



 



或許NFTs最簡單明瞭的用途,就在於以其他方法都難以驗證所有權的場合,例如涉及數位活動票券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NFTs提供的解決之道遠勝過現有技術。在這方面,一個惡名昭彰的市場失靈事件,源自於難以辨認一張票券(比方說,泰勒絲演唱會的入場券)是否已在次級市場轉賣給多人,這情境不難想像。當票券只是電子郵件中的一個QR碼時,無從確認某個潛在賣家是否已把它「賣」給多名人士,或甚至自己使用。



 



NFT可解決這個問題,做法是使每張票券都是獨一無二的數位資產,在某特定時間只限一人──或更精確地說,一個數位錢包──可以擁有。賣家一旦把這張票券NFT移轉給買家,買方就握有它的直接控制權,且能證明自己如今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者。此外,區塊鏈軟體 可以把票券移轉和支付轉帳整合為一筆交易,因此無須第三者仲介,也能執行一筆安全交易。(系列二之一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ise of Consumer Crypto》,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