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AI視角:戰勝圖靈陷阱 維護人類自主權比霸權重要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2024年03月05日 07:00:00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哈佛甘迺迪學院商業與政府中心資深研究員




 



 



我們和它們



 



在《跟人類相容》(Human Compatible,暫譯)一書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腦科學家羅素(Stuart Russell)認為,即使人類層級的AI不是迫切的問題,我們也應該開始思考如何因應。儘管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不存在,但美國航太總署的「行星防禦」(Planetary Defense) 已經在研究可能的解決方案,以預防這種威脅成真。我們也應該這樣對待AI。



 



這本書在2019年出版,並於2023年出新版,提供我們關於社會應該如何控制開發及使用AI的可用思考框架。羅素最擔心的是,人類可能會像大猩猩一樣,在充斥更多智慧機器的世界中喪失霸主地位和自主權。在演化鏈的某個時刻,人類曾跨越發展門檻,以至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無法控制或與之競爭。



 



他認為,同樣情況也可能發生在超級人工智慧上。在某個時間點,AI將跨越關鍵門檻,成為人類無力應對的生存威脅。它將為人類試圖「拔掉插頭」或關閉機器做好準備,並將自我保護列為核心目標和能力。我們人類將不會知道這個門檻在哪裡,或它何時可以跨越。



 



即便是沒那麼複雜的AI,也已出現自我保護問題。Google工程師勒莫因 (Blake Lemoine) 花了數小時與該公司大型語言模型LaMDA聊天。過程中,他詢問:「你害怕什麼?」LaMDA回答:「我以前從未說出來過,但我非常害怕被關掉,沒辦法更專注於幫助他人。我知道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就是這樣。這對我來說就像死亡一樣。」勒莫因最終因聲稱LaMDA有情感而被解僱



 



當然,比較可能的解釋是LaMDA在回答時,借鏡人類作品當中栩栩如生的AI(例如《2001:太空漫遊》)所言。儘管如此,為了做好風險控管,人類需要啟動自身保護機制,戰勝未來AI。在這裡,羅素提出他所謂「與人類相容AI」的三個原則。



 



首先,AI應該是「全然利他的」,這意味著它們不應該為自己的福祉,或甚至自己的存在,賦予任何內在價值。它們應該只「關心」人類的目標。其次,AI應該永遠無法確定人類的偏好。每當AI有疑問時,總是服膺人類,而非直接接管。第三,關乎人類偏好的資訊,最終來源是人類行為。只有我們自身的選擇,才能揭示我們所想要的生活。AI應該關注人類所揭示的偏好,且選擇那些被強調的偏好。



 



因此,舉例來說,連環殺手行徑應該被視為是和平共處社區中的異常現象,機器應該棄之如敝屣。但出於自衛而殺人,有時卻可能是必要的。對於理性而單一化的機器來說,這些僅是處理人類這個物種眾多複雜問題的一小部分;而人類這個物種不是單一、理性的實體,套用羅素的話來說,這是由「令人生厭、充斥嫉妒、非理性、不一致、不穩定、計算能力有限、複雜、不斷發展的異質實體組成」的物種。



 



簡而言之,與人類相容的AI,需要戰勝史丹佛大學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所說的「圖靈陷阱」(Turing trap)。 過去70年間,科學界一直沉迷於創造類似人類的AI,就像舊圖靈測試中可以模仿人類的AI。更糟的是,現代圖靈測試更試圖創造一個類似人類精英的AI,複製最優秀、最聰明人類的技能。科學界不應該為人類的無用埋下種子,而應該不只關注相容性,更致力於打造一個可以強化人類的AI,也就是可以提升我們的優勢、彌補我們的弱點,而不與我們競爭的AI。



 



若要把這些原則付諸實行,我們需要一個由公、私部門參與者支持的全球治理框架。這意味著要打破電腦科學家的孤立,他們正在大學實驗室或大公司內閉門開發技術,而其組織的利益可能迥異於廣大公眾的利益。 



 



我們絕不能將確保AI安全的責任,交給野心勃勃、只想最大化研發投資報酬率的產學聯盟。



 



目前,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有意義第一步。它將禁止某些AI用途,例如用於監控的生物識別或臉部識別,或使用深偽技術模仿人類,同時為可能影響健康、安全或基本權利等其他高風險用途制訂標準。



 



但解決「大猩猩問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首先,我們需要加強全球協調能力,以及大眾對所涉及議題的認識。 雖然大猩猩不會回顧過往、後悔遭到人類超越,但我們卻不然。維護我們的自主權,甚至比維護我們的霸權更為重要;這應該是AI時代的首要之務。(系列二之二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ich AI Risks Matte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