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競合視角:中國敞開窗戶安紗窗 美國小院築高牆籬笆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2024年03月19日 07:00:00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國際經濟學會主席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人們普遍認為,美中關係緊張是兩國巨大差異不可避免的結果,美國是徹底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中國則是政府牢牢把握著經濟船舵。儘管存在種種缺點,美國是民主國家,而中國則是個不容任何政治挑戰的一黨專制政權。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實力正威脅著前者的霸權。



 



雖然上述這些都是事實,許多美中衝突卻源自兩國日益相同之處。美國的相對衰落使其不安全感日漸加深,促使其採取各種經濟和國家安全政策,這讓人聯想起中國數十年來實施的政策,也就是優先考慮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復興,而不是開放、「自由」全球經濟的要求。矛盾的是,當美國效仿那些對中國頗有助益的戰略,雙邊關係的壓力也倍增。



 



儘管中國在1978 年後轉向市場並大幅開放經濟,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不僅是追求經濟成長,這些政策是國家復甦計畫的一部分,旨在重建中國的大國地位,因此中國根據自己的規則去參與全球化遊戲,在利用外部市場的同時,也保護和促進本國產業。國家從不吝於介入並補貼它認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國家安全角度)。



 



我曾聽過一名中國政策制定者將這種策略形容為「打開窗戶但安上紗窗」,中國經濟將藉此獲得新鮮空氣——外國技術、進入全球市場和關鍵投入——但也將那些有害因素拒於門外,例如破壞穩定的短期資本流動、可能損害其新興產業能力的過度競爭,或對政府執行產業政策能力的限制。



 



中國驚人的經濟成長最終對世界經濟大有裨益,因為它替其他國家的企業和投資人創造一個巨大的市場。此外,中國的綠色產業政策壓低了太陽能和風能的價格,對全球低碳轉型做出重要貢獻。



 



其他國家自然也會抱怨中國的干預主義和重商主義做法。最重要的是中國出口的快速擴張──即所謂的「中國衝擊」──對西方經濟體中遭重創的製造業社區和落後地區,在經濟和社會上造成極大的破壞,成為川普等右翼獨裁民粹主義者崛起的溫床。但只要已開發經濟體的政策是由消費主義、市場基本主義的邏輯所驅動,這些影響就不會對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造成巨大壓力。



 



許多知識界和政策精英反而認為,西方和中國的經濟操作是互補和相互支撐的。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和舒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創造了「中美國」(Chinamerica)一詞來描述這種共生關係:中國補貼其工業,而西方則樂於消費中國提供的廉價商品。只要這種觀念在西方盛行,失去機會的工人和社區就得不到什麼幫助或同情,他們被告知要重新接受訓練並搬去就業機會更多的地方。



 



但這種情況無法可持續,好工作消失、地區差距擴大以及重要戰略產業對外依賴性增加所帶來的問題,已嚴重到不容忽視的地步。美國政策制定者開始更關注經濟的生產面,先是在川普的領導下,隨後在拜登(Joe Biden)接手後變得更加系統化,拜登政府採納一套不同的優先事項,支持中產階級、供應鏈韌性和綠色投資。



 



新戰略所涉及的產業政策,與中國長期以來實施的並無太大區別,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活動獲得補貼,再生技術和清潔工業也不例外。鼓勵本地供應商和國產零組件,而外國生產商則遭到歧視。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受到嚴格審查,在「小院高牆」理論下,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獲得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技術。



 



如果這些政策能成功使美國社會更繁榮、團結和安全,那麼世界其他國家也將從中受益──正如中國的產業政策透過擴大本國市場和降低可再生能源價格,使貿易夥伴受益一樣。因此這些新政策和優先事項並不意味著美中衝突必須加深;但它們確實需要一套新的規則來管理兩國關係。



 



良好的第一步是雙方都卸下面具,承認各自做法的相似性。美國繼續批評中國推行重商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違反「自由的」國際秩序準則,而中國政策制定者則指責美國背棄全球化、對中國發動經濟戰。雙方似乎都沒有意識到其中的諷刺意味:中國在敞開的窗戶上裝上了紗窗,而美國則在小院四周圍上高高的籬笆。



 



第二個重要步驟是提高政策目標的透明度並加強溝通。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中,許多針對國家經濟福祉以及國內社會和環境優先事項的政策,都不可避免地會對其他國家產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貿易夥伴需要在各國採取產業政策來解決重要市場失靈問題時,給予寬容和理解,並將此類措施與那些明顯以鄰為壑的做法區分開來(亦即這些措施之所以有利本國,是因為損害了他國的利益)。



 



第三,必須確保限制性國安政策的目標是明確的。美國將其出口管制定義為針對 「一小部分」引發「直接」國安疑慮的先進科技,所「精心打造」的限制措施。這些自稱的限制值得讚許,但對半導體的實際政策是否符合此一描述,以及還有什麼額外措施都是疑問。再者,美國經常用過於寬廣的說法來定義其國家安全。



 



美國將繼續把經濟、社會、環境和國安關切放在首位,而中國也不會放棄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合作不會是當務之急,但如果兩國都認識到自身政策既無太大差異,也不一定會傷害對方,那麼合作可能會變得容易一些。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s Emulation of China Calls for New Rul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