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自由視角:猶如吊燈中蟒蛇 港府版國安法將毀了一切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24年04月04日 07:00:00

彭定康(Chris Patten

英國末代港督

歐盟前外務委員

牛津大學校長




 



幾周前,牛津及其周邊地區的幾家教會邀請我參加一場全天候會議,歡迎香港移民及其家人的到來。幾乎所有與會者都受惠於英國在2021年推出的簽證計畫,該計畫讓為了躲避壓迫而尋求庇護的香港居民,能夠移居到英國並取得英國公民資格。許多人已經安頓下來,並積極為新社區做出貢獻。



 



這些外籍人士中不乏擁有專業資格者,使他們成為英國社會高度重視的成員。許多人也展現傑出的創業技能和雄心壯志。一名學生觀察到,他們學校有許多第一名現在都被來自香港的新生佔據。看來,香港人才外流是英國人才之福。



 



香港現任政府中任何官員都不太可能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外流,但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沒有當地居民參與下,力圖控制香港的必然結果。



 



與我交談的人對於他們因為警察國家的建立而被迫流亡感到難過。香港是卓越、廣受讚譽的國際城市:美麗、繁榮與包容。它擁有出色的公共服務、廣獲民眾支持的警察部隊、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以及對這座城市民主價值的熱愛,遠超過對中國共產主義任何想像的年輕人。



 



年輕人渴望生活在一個自由和多元化的社會,這突顯中國文化價值觀與中國共產黨壓迫政權之間的差異。中國領導人一直不願承認此一現實,暴露出該政權無力進行自我改革,更不用說建立有吸引力的社會政治模式。



 



在牛津的聚會上,當我問為什麼離開香港時,他們表明是為了孩子。對許多人來說,離鄉背井是痛苦的經歷,但他們決心不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個既不了解自由的意義,也不承認公民有權了解自己歷史和隨時了解世界大事的社會中長大。



 



這說明中國一直不了解香港。中共官員在改寫教科書扼殺下一代的抱負時,堅決拒絕承認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們認為,香港只是一個被佔領的領土,但他們不願意具體說明是誰佔領它。



 



香港目前絕大多數居民不是來自共產主義中國的難民,就是難民的第二代。他們逃離文化大革命的恐怖、毛澤東的大饑荒(奪走2000萬至4000萬人性命,甚至被迫吃人),以及經濟災難的「大躍進」。英國與香港的歷史關係存在一些合理的問題,但外界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港人尋求庇護以逃脫中國共產主義。



 



最近的人才外流是肇因於中國政府對香港民主自由和法治,進行全面的報復性鎮壓。過去3年中,香港傀儡政府急切的執行北京的鎮壓措施。



 



行政長官李家超的傀儡政府最近頒佈了港府的壓迫性國安法,這是再次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該聲明旨在確保香港在2047年之前的自治和生活方式,所謂《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新法律,經橡皮圖章的立法機構通過後,3月23日與一系列壓迫性措一同生效。從表面上看,新法是要遏止叛國或煽動活動,實際上,其目標是鎮壓香港一切殘存的民主活動,切斷自由倡議人士與外界的所有聯繫。



 



新法還針對所謂的「軟對抗」,儘管該名詞的確切含義尚不清楚。事實上,有些罪行的定義非常模糊,以至於當局可以用捏造或荒謬的指控隨意逮捕任何人。例如,有人可能會因為保留一份《蘋果日報》舊報紙(該報在2021年被迫關閉),並在自己家中向朋友展示而被捕。甚至也不確定天主教徒是否會因為他們在懺悔中透露的事情而被起訴。



 



香港新國安法的實施遭到英國、歐盟和美國的強烈譴責。在華府,外界的壓力愈來愈大,要求國務院更新旅行警示,提醒個人和企業訪問香港或在香港做生意的潛在風險。此舉的經濟後果是顯而易見的:更多人會離開,而考慮在香港開展業務的公司會更少。



 



這一切都不足為奇。最近這次鎮壓說明中共的法治理念,美國的中國問題學者l林培瑞(Perry Link)稱之為「吊燈中的蟒蛇」:公民不知道國家何時或如何鎮壓他們,但知道會被鎮壓,所以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中共的蟒蛇現已出口到香港。但如果中國和香港的經濟開始動搖(就像今天的情況一樣),也許人們會意識到,必須在蟒蛇扼殺他們的生命之前先殺死蟒蛇。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 Tightens Its Grip on Hong Ko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