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珮( Jennifer Clapp)
●永續糧食系統國際專家小組(IPES-Food)成員
●聯合國糧食安全及營養問題高級專家小組副主席
●滑鐵盧大學教授
霍華德 (Phil Howard)
●永續糧食系統國際專家小組(IPES-Food)成員
●密西根州立大學社區永續發展學教授
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導致近年來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嚴重破壞全球糧食安全狀況。現在全球糧價比一年前的高峰有所回落,但危機遠未結束,人類不該洋洋自得,糧價進一步波動的風險仍然很高。
俄羅斯總統普丁廢除 黑海糧食協議並攻擊烏克蘭的出口基礎設施導,促使糧食價格再度上漲,但長期的風險在於糧食市場功能失調,小麥價格依然是疫情前的兩倍多。此外,多數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價格通膨仍超過5%,盧安達和埃及更高達30%以上,全球食品價格很可能再次飆漲。
真正的問題在於,大型農業綜合企業不斷增長的市場實力,正導致食品價格極端波動變成常態的風險升高。
以化肥行業為例。2020-22年化肥價格上漲兩倍(因此推高了食品價格),部分原因是氮肥成本上漲,而氮肥變貴則肇因於天然氣價格上漲。但GRAIN/IATP的最新資料顯示,龍頭企業的價格漲幅遠超過彌補生產成本增加所需的幅度,因此銷售產品雖然減少,但獲利卻增至36%,利潤率比烏克蘭戰爭爆發前高出3倍,且遠超過標普500指數成分股13%的平均水準。
全球糧食貿易企業也把供應緊張轉化為創記錄的利潤。2022年年中,農產品巨擘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獲利,其競爭對手嘉吉公司( Cargill)營收暴增23%,獲利也創記錄。
食品或化肥企業越來越集中,導致可能出現這樣牟取暴利的結果。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和嘉吉是食品界「ABCD」4大企業中的兩個,另兩家是邦吉(Bunge)和德雷福斯(Dreyfus),這四巨頭控制世界糧食市場的70-90%,僅4家公司就占美國氮肥產量的75%,以及全球鉀肥市場的72%。
經過數十年的不斷併購,上述企業在供應鏈上下游拓展影響力的同時,也蒐集海量的市場資料。現在,邦吉提議以340億美元併購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Glencore)旗下的糧食部門維特拉,這意味著美洲地區的黃豆和油菜籽加工與分銷鏈將進一步集中化。
一流的農業綜合企業擁有的供應鏈管理和定價能力十分巨大,如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而且他們在使用這些能力時沒有任何顧忌:1970年代和2008-2011年爆發的幾次市場動盪,也讓化肥和糧食貿易業者利潤增加。全球最大的化肥企業Nutrien,在2021年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的一份文件中承認,提高售價大可抵消原料成本上漲與銷量下滑的衝擊。
對於將高達60%收入用於購買食品的全世界窮人來說,食品價格每上漲1個百分點都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結果。食品和化肥進口成本飆升,也是目前許多中低收入國家面臨60年來最嚴重債務危機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農民大都無法從飆漲的食品價格中獲益,因為投入成本(主要提供者是擁有龐大市場力量的大型企業)甚至比商品價格漲得更快,隨著農場直銷價暴跌以及(因為升息導致的)債務增加,許多農民正竭盡全力維持生計。
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促使小麥期貨價格再次飆漲,顯見糧食價格可能會毫無徵兆地再度飆升,人類無疑將面臨更多的衝擊。如果少數公司依然對世界糧食體系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那麼由此造成的後果可能會更嚴重,這也說明了政府為什麼必須在下一場危機到來之前,採取行動改變誘因。
人們強烈呼籲對農業綜合企業開徵暴利稅,並將稅金投資於氣候適應型食品系統。一如農民團體所要求的,政府必須查辦哄抬化肥價格,並強化競爭政策的執行力度以遏止過度併購,政府要考慮數十年來一直不願插手的事情,亦即介入打破壟斷規則。
邦吉和維特拉的合併案提供一個良好的機會,評估哪種併購才是真正符合公眾利益,並發出明確的信號,也就是不能再容忍從糧食危機中謀取暴利。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Hunger Profiteer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