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瑞克(Dani Rodrik)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國際經濟學會主席
朱哈茲(Réka Juhász)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實證研究實驗機構「產業政策小組」共同創辦人
萊恩(Nathan Lane)
●牛津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實證研究實驗機構「產業政策小組」共同創辦人
隨著全球政策制定者開始推動各種產業政策,以實現供應鏈彈性、綠色技術、地緣政治優勢、良好工作機會業等目標時,關於產業政策是否有效的爭論也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一般情況下,這類辯論會被描述為健全的經濟完全站在質疑的一方。最近有篇評論文章嚴肅地寫道:「有充分的經濟學理由去反對產業政策」,而支持產業政策「只會浪費金錢、扭曲經濟。」
但這種觀點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了。至少從 1970 年代起,主流經濟學家的確對產業政策抱有本能的敵意,然而情況正迅速發生變化,因為新的學術研究多半採用較嚴謹的實證方法,較少是出於意識型態上對政府干預抱有敵意。
最近一批研究提供更權威性的證據,說明產業政策如何真正發揮作用,也為以往只會讓人憤怒的辯論提升了品質。研究人員對此類政策有更細緻、更具有背景相關性的理解,也因此得出總體上更積極的評價。
產業政策錯綜複雜,要對其進行量化分析十分困難。以中國最近推動的造船業為例,北京當局為了在10年內成為全球最大造船國,採取了生產補貼、投資補貼和入行補貼等政策,在這一過程中,政策也發生許多變化,比如從2009年開始,決策者就不再推動企業進軍造船業,而是關注業界整合。
過去經濟學家往往只關注進口關稅等簡單指標,因此僅能捕捉到產業政策的有限層面,並將其目標與其他(如增加政府收入或玩弄特殊利益政治)混為一談。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則採取更有成效的方法。
例如經合組織(OECD)一個比較研究專案,透過深入核算政府活動來量化產業政策,關注專門用於產業政策目標的政府支出。本文兩位作者(朱哈茲和萊恩)所領導的一個經濟學家團隊,則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應用到公開發佈的政策文件,以此對產業政策進行詳細分類。
上文提到的第二項工作,正產生重要的新見解。首先,產業政策無處不在,早在近期擴大運用和主導公共討論之前就普遍存在了。再者,將產業政策與內向型、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相提並論,已不再合適;當代產業政策通常以推動出口為目標。而產業政策的盛行程度往往隨著收入提升而增加,先進經濟體比開發中國家更頻繁、更密集地使用產業政策。
因果關係推斷方法的改進,也促使經濟學家修正自身觀點。傳統上,經濟學家在評估產業政策的效果時,會研究獲得官方較多幫助的產業是否表現的更好,通常結論是負面的,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這種相關性工作缺乏參考價值,因為它無法區分這些案例的產業政策何者有效、何者無效。
最近的研究使用現代統計技術,以避免誤導性推論。這些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案例,包括歷史上扶植各類新興產業(如紡織業、造船業和重工業)的事件;大規模的公共研發努力(如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太空競賽」;以及針對特定企業或產業的選擇性區域政策(如二戰期間,美國製造業的發展和當代歐洲的地區補貼)。
這項研究的結果對產業政策給予更為正面的評價,傾向於發現此類政策往往會對經濟活動的結構,產生重大的、看似有利的長期影響。比如拿破崙封鎖期間,法國進口中斷就刺激了法國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棉紡工業的機械化。而這些結果與那些扶植新興產業者所持觀點是一致的。
最近對英國和義大利落後地區投資補貼公共計畫的研究,同樣發現這些項目對創造就業有相當積極的作用。雖然這些研究無法明確回答一個產業政策是否普遍有效,但它們提供了相關政策所針對的市場失靈狀況的普遍性,以及政策長期效果的資訊。
長期以來關於產業政策對東亞經濟奇蹟貢獻的爭議,也因一些新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看法,許多討論東亞崛起的早期經濟文獻認為,產業政策充其量也只是低效的,而新的分析則更關注這些經濟體的上下游聯繫架構,並得出更樂觀的結論。
舉例來說,1970年代,南韓總統朴正熙總統積極推動發展重化工業,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且備受爭議的產業政策,多項研究都發現,該政策在短期和長期內都促進目標產業的成長,發展重化工業對南韓生產力和出口績效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東亞政策的批評者認為,政府永遠不可能選對正確的行業,因為欠缺何處市場失靈狀況更嚴重的資訊。對此,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劉斯原(Ernest Liu)最近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份有用的指南,以幫助他們應對一個跨部門出現市場不完善狀況的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對上游部門進行補貼,通常可以把政策失誤降到最低,同時劉斯原也證明,中國和南韓在發展重化工業期間採取的實際政策,與這一指南相符。
一些評論者最近批評美國總統拜登的產業政策,指它「缺乏堅實的經濟學基礎」,但現實情況是早就有很多關於產業政策的傑出經濟研究。雖然更多的研究總是有益的,而新的文獻已經為我們提供更準確評估產業政策,對歷史和當代案例的結果進行評價,並闡明這些政策根據其手段、目標與現行經濟架構,何以能發揮作用或失敗收場。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Economists Reconsider Industrial Poli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