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天真視角:認援烏不符美國利益者 應取消總統競選資格

奈伊(Joseph S. Nye)    2023年09月12日 07:00:00

 




奈伊(Joseph S. Nye)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前院長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

●著有《強權者的道德》等書




 



共和黨候選人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而舉行首次辯論,揭示了外交政策領域的重大分歧,儘管前副總統彭斯和前駐聯合國大使海莉,為了美國在俄羅斯侵略戰爭中支持烏克蘭而展開辯護,但佛州州長迪尚特和商人拉馬斯瓦米則表示懷疑。民調遙遙領先的前總統川普,沒有參加這次辯論,但他一樣反對美國捲入這場衝突。



 



民調結果顯示,共和黨人之間也有分歧,就跟候選人一樣,外界因此擔憂,如果信奉孤立主義的共和黨人贏得2024年的大選,可能標誌著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出現轉折。



 



從歷史來看,美國輿論一直在擴張和退縮之間搖擺不定。羅斯福總統目睹1930年代孤立主義的悲慘後果,推動新的國際秩序,促成1994年建立布列敦森林體系、1945年成立聯合國。杜魯門總統在二戰之後的決策,促成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存在和永久性聯盟。1948年美國透過馬歇爾計畫斥資協助歐洲重建,1949年創立北約,並於1950年領導聯合國盟軍介入韓戰。



 



上述行動是圍堵蘇聯戰略的一環,但圍堵有不同方式的解讀,日後對於軍事介入越南和伊拉克等開發中國家,美國人進行激烈且往往帶有黨派色彩的辯論。然而,儘管干預的道德基礎遭到質疑,但維持自由制度秩序所引發的爭議卻少得多,就像美國神學家尼布林指出的那樣,自由國際主義充滿幸運色彩的模糊性,使得美國免受意識形態僵化的束縛。



 



因此,二戰之後的數十年,自由國際秩序在美國外交政策圈得到廣泛的支持,但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川普宣稱後1945年聯盟和制度,以犧牲美國人利益為代價來造福他人的說法,卻獲得許多選民的強烈共鳴。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民粹主義誘惑力,絕不僅僅源於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攻擊,他還充分利用選民對全球化及2008年後大衰退造成經濟混亂的普遍憤怒,並利用了與種族、女性角色和性別認同等兩極化的文化變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藉由將經濟問題歸咎於華府與墨西哥、中國等國家簽署「糟糕的貿易協定以及移民搶走工作」,川普成功地將本土主義怨恨和美國外交政策連結起來。



 



當然,川普並非首次運用此一方法。當前的民粹主義反應首次出現在1920年代,20世紀的前20年,美國的移民超過1500萬人,引發美國白人不堪重負的恐懼。1920年代初期,捲土重來的3K黨協助推動了國家起源法,「防止日爾曼種族被移民所淹沒」,並保護更古老、更同質化的美國。同樣的,川普在2016年當選,反映的是1960年代不斷深化的種族、意識形態及文化裂痕。



 



儘管許多分析人士擔心,美國的退縮可能會導致1930年代那種國際混亂,但川普的支持者認為,川普政府相對強硬且較少寬容的立場,會使國外更穩定,並得到國內的支持。無論如何,川普的當選意味著明顯悖離自由傳統。



 



有人認為,川普的崛起肇因於自由精英未能反映美國民眾的基本偏好,但這種觀點非常輕率,當然美國輿論有許多面向,而精英團體通常比一般民眾對外交政策更感興趣,儘管如此,隨著時間不斷推移,我們清楚知道民眾的立場。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從1974年來一直在做民調,看看美國人是希望積極發揮全球作用還是置身事外。在那段期間,約1/3民眾仍遵從19世紀傳統,一直奉行孤立主義,這個數字在2014年升抵41%,但2016年並非孤立主義的高點,當年選舉時,仍有64%的民眾表示願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而2018年該數字攀升到70%,創下200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點。



 



儘管退回到1930年代式的全面孤立可能性極低,但許多分析人士仍擔心,未能支持烏克蘭可能代表美國重返退縮狀態,從而嚴重削弱國際秩序。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入侵是公然違背聯合國憲章,如果俄羅斯成功佔領烏克蘭領土,將對禁止以武力改變國家邊境的自由主義原則,構成嚴重的損害。因此,北約國家在實施制裁和軍援烏克蘭方面保持團結,不僅僅符合道義原則,同時還具有實際和現實的意義。



 



烏克蘭問題的最終結果,將嚴重影響歐洲和整個世界的未來,儘管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烏戰爭前達成「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但迄今為止,中國一直謹慎行事,避免為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援。中國領導人無疑擔心普丁的冒險行為,並擔心聯盟對中國的軟實力而言代價太高。但如果普丁最終獲勝,中國可能因此認定這樣的冒險行為能夠奏效——這樣的經驗同樣也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



 



那些認為援助烏克蘭不符合美國重要國家利益者,其實是無視歷史現實,他們的天真(如果不是惡意)理應使他們失去總統競選資格。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s America Reverting to Isolation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