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卻也凸顯了隔鄰另一個人口大國的崛起。印度經濟在2023年第二季年增率達到令人矚目的7.8%,最近還達到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成為第一個將探測器降落在月球南極的國家。而印度與中國不同之處在於,印度的崛起並未伴隨著日益強硬的外交政策或覬覦他國領土。
隨著印度地緣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力的增長,其全球足跡也不斷擴大。中國的「衰落」──有人開始認為這標誌著中國過去40年經濟騰飛時期的終結──為印度經濟和其他開發中及新興國家帶來新的機遇。
今年稍早,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300多年來,中國一直排名第一,隨著人口萎縮和迅速老化,可能阻礙其經濟成長並削弱其地緣政治野心;而印度則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年齡中位數為28.2歲,有望收穫巨大的人口紅利。
但印度崛起成為全球大國的背後驅動力其實是快速的經濟成長,雖然印度GDP仍低於中國,目前卻是世上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預計未來5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將達到12.9%,超過美國的11.3%。
除了引發消費熱潮之外,印度的年輕人口也在推動創新,世界級資訊經濟和最近的登月活動就是證明。印度的國家太空預算僅相當於美國太空任務總支出的6%左右,卻成功實現了登月。印度的GDP已經超過英國這個前殖民宗主國,預估2030年將超過日本和德國,成為僅次於美中兩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鑑於周邊情勢日益不穩定,印度擁有世界第三高的國防預算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不斷深化的戰略聯盟,凸顯印度所處的危險態勢,因為它是唯一一個與兩個擁有核武且有擴張野心的修正主義國家接壤的國家。此外,印度過去三年來一直與中國在喜馬拉雅山邊境地區處於緊張的軍事對峙,在有爭議的西藏-拉達克邊境地區不時發生衝突,使兩國關係處於近幾十年的最低點。
冒著爆發全面戰爭的風險與中國對抗,印度以本世紀其他國家從未有過的方式,挑戰中國的強權。儘管印度傾向於和西方國家建立更緊密關係,但是否要跟西方國家結成正式軍事同盟,仍猶豫再三。
在這方面,各西方大國都負有一定的責任。例如美國總統拜登不願就中印軍事對峙狀況發表評論(更別提公開支持印度),此舉釋放一個明確信號:印度防衛只能靠自己。基於自身未來的發展取決於抵禦外部威脅的能力,印度很可能大力推動常規武裝力量現代化,並增強核威懾能力。
而中印之間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競爭,也可能阻礙團結南方世界國家,以及將金磚國家轉變為取代二十國集團和七國集團的努力。金磚5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最近同意擴大並增加6個新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衣索比亞、阿根廷和伊朗。由於11個成員的利益各不相同,這個「金磚+」集團可能會發現本身在任何重大問題上都更難取得共識。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不景氣可能促使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倍推進其擴張主義議程。拜登最近將停滯不前的中國經濟形容為「定時炸彈」,並警告:「當壞人遇到問題時,就會做壞事」。中國備受爭議的新版國家地圖將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台灣和不丹(甚至還有俄羅斯)的大片領土劃為本國領土,凸顯中國日益咄咄逼人行為所帶來的威脅。
除了這些外部威脅,印度的未來還將取決於如何應對國內經濟挑戰。印度官僚機構以陳腐老化聞名於世,總理莫迪在政府現代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推動電子政務以減少繁文縟節並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莫迪政府投入巨資升級和擴建基礎設施,實施監管改革,並透過「印度製造」倡議努力促進製造業的發展,但印度要轉型成全球製造業中心就必須投資人力資本,尤其是教育和培訓。
此外,印度的規模和多樣性也帶來許多重大挑戰,印度或許是第一個從一開始就借助民主制度,追求現代化和繁榮的開發中經濟體,但作為世界上文化最為多元化的國家之一,似乎永無休止的選舉週期,經常會引發分裂和兩極化。
儘管印度政治呈現美國式的兩極化,但民主框架一直是穩定的支柱。通過鼓勵公開表達意見和對話,印度的政治體制讓基層社區和個人得到權力,使那些歷史上被邊緣化的階級和種姓群體成員得以晉升到最高決策階層。
印度能否保持目前的上升趨勢,將取決於能否保持政治穩定、經濟快速成長、國內外安全與前瞻性的外交政策。如果這些方面成功將提升印度的全球地位,有助於促進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利益,這個地區是新的全球地緣政治支點,也是許多快速成長經濟體的所在地。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dia's Quiet Ris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