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薩德(Eswar Prasad)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授
隨著經濟火車頭們成長速度趨緩,以及一系列包括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公共債務高漲與人口老化等短、長期因素的影響,世界經濟正在失去動力。布魯金斯學會與「金融時報」聯合編制的全球經濟復甦追蹤指數(TIGER)最新數據顯示,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持續衰退。即使金融市場今年初表現相對良好,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仍大受打擊。
在美國持續端出GDP穩定成長的數據同時,其他先進經濟體的處境卻岌岌可危,輕則成長前景黯淡,重則瀕臨經濟衰退邊緣。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表現通常較好:中國展現些許穩定的跡象,印度經濟則持續蓬勃發展。
世界各地有幸地減緩了通膨壓力,但能源價格攀升和地緣政治裂痕擴大都可能阻礙現有進展,並妨礙日後成長。幾個月前,由於投資人樂觀地認為科技革新將提高生產力,股市成長了一段時間;但現在經濟成長前景受到質疑,也連帶拖累股市的表現。
事實證明,美國經濟相當堅韌,既能承受高利率、高國債,還能安然撐過政治紛擾在內的各種挑戰。雖然成長幅度不大,但家庭消費與新的就業機會成長仍然強勁。正是因為記取了先前的教訓,美國聯準會才能一面抑制通膨、一面防止國家經濟陷入衰退。但市場正逐漸感受到壓力(尤其是金融市場),美國經濟後週期循環也在失去動力。
另一方面,歐元區已經適應俄烏戰爭帶來的負面外溢效應,通膨壓力也獲得舒緩,然在歐洲央行達成通膨政策目標的宣示下,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緊縮。不過仔細觀之,就能發現歐洲各國成長並不平均:有些核心與邊陲經濟體仍在和負成長掙扎。舉例來說,受到外需低迷與崛起的外國製造業強烈競爭影響,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近乎未出現成長。義大利與德國處境相似,法國則比前述兩國好一點點。相反的,希臘與西班牙則在國內需求強勁、旅遊業復甦的驅動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成長。
在其他已開發國家與地區,英國經濟在後疫情時期反彈後,因為勞動市場紛爭以及為了控制通膨而升高的利率,再度受到打擊。日本的經濟則藉由日圓貶值而獲得動力,即使國內需求沒什麼變化。日本銀行似乎不反對日圓疲弱、或是高於目標值的通膨率,因為兩者都將推動經濟繼續成長。
起先受各種國內、國外因素夾擊的中國經濟,也為了支持房地產市場,而推行財政、貨幣刺激措施,使其顯露出經濟穩定的跡象。現階段來講,消費者價格不再有通貨緊縮的疑慮,但國內需求依舊疲軟、出口數字也不若以往。
不過,真正讓人嚴格關切、使財務風險升高的,卻是在中國GDP和家庭財富都佔一大部分的房地產部門;由於私部門信心直線下滑,致使家庭消費和投資雙雙銳減。由於房地產業即使在政府支持下毫無起色,勞動人口萎縮、地緣政治情勢緊張使市場不確定性攀升,在未來數年之間維持4%至5%的經濟成長率將是個挑戰。
於此同時,鄰國印度則因為強勁的外銷和國內投資,而鞏固了全球成長最為迅速的經濟體之地位。這樣的成果乃是受惠於年輕且持續增長的勞動力、有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以及因為數位化而提升的效率。此外,印度得利於地緣政治重組所形成的全球貿易與投資格局,從而吸引可觀的外資投入。不過,高額的政府債務、尚未到位(但正在改進)的基礎建設、以及當局在勞動市場、銀行、公共治理方面改革不徹底,都可能讓該國無法發揮最大的潛能。
受益於通膨率下降和出口擴張,巴西、墨西哥也因為前景看好而成為經濟亮點;奈及利亞的表現也仍然穩定。即便因為入侵烏克蘭而遭西方國家制裁,經濟也為了戰爭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俄羅斯仍然透過能源出口擠出微小幅度的成長。
強勢的美元使許多新興市場和低收入經濟體造成巨大代價,尤其是和阿根廷一樣,受國內政治動盪和政策失當所苦的國家。對償還高額債務和財務情況緊張的國家而言,雙邊、多邊債權人之間合作、加速債務的重組將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持續惡化的地緣政治情勢,人口結構的不理想、高債務水平等結構因素,在世界各地都影響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並拖累私部門的需求。高昂的通貨膨漲率不再陰魂不散,不過各國中央銀行還是得保持警戒,現在談勝利就言之過早。對各國政府而言,他們將得挑戰重建信心、有效利用財政政策提高效率、以及採取措施改善勞動、商品、金融三大市場的運作。這是讓全球經濟重回軌道的重要關鍵。
感謝史密特奈克斯(Caroline Smiltneks)協助撰寫本文。
(翻譯:潘柏廷,責任編輯:王能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Global Recovery Is Falteri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