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碳排放視角:中國企業遭遇逆風 將面臨歐洲較高的關稅

沈聯濤(Andrew Sheng)& 肖耿(Xiao Geng)    2023年11月13日 07:00:00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兼教授




 



聯合國報告指出,世界許多地區正在遭受愈來愈嚴重的熱浪和其他天災人禍的危害,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目標,僅12%可望在2030年前實現。因此此時我們更需要深入了解為什麼會如此。



 



進展受阻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消失、環境污染、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的戰爭、不斷上升的債務壓力,以及食品和能源短缺等同時發生的「多重危機」。自2015年以來,每年的SDG資金缺口持續擴大,已從2.5兆美元擴大到2023年的4兆美元以上,而且已開發國家仍未兌現他們在2009年承諾挹注的資金,亦即應自2020年起,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援助開發中國家。



 



更糟的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的最新評估報告警告,我們有可能超過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所敲定的目標: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這警告意味,與氣候相關的損害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然而,永續發展目標和淨零排放經濟目標的進展受挫,並非全球普遍現象。在2016年至2023年期間,中國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中的SDG指數排名從第15位上升至第13位。在166個被評估的國家中,中國的排名現在是第63。同樣地,在2020年9月,中國宣布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達到頂峰,並且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截至今年,中國在碳減排方面的努力有成,已經達到預定目標的一半,這讓中國成為G20中僅有的四個達標國家之一,其他三國分別是德國、英國和美國。



 



世界經濟論壇6月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在2023年能源轉型指數(WEF能源轉型指數)中排名第17,在參加排名的120個國家中,是擠進前20名的唯一新人。」的確,同一份報告也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排放量目前占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但據中國生態環境部表示,2020年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約48.4%,超過了實現40-45%減排目標的承諾。此外,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在2021年又下降3.8%,意味自1990年以來,累計的減排幅度超過75%。



 



這些進展係透過積極使用替代能源實現的。在2022年,中國新增1.52億千瓦(kw)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占中國在2022年新增發電設施電力產出的76.2%。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兆kw時,占全國總用電量的31.6%,較2021年成長1.7%。



 



中國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進展,歸功於出色的規劃和執行能力,以及利用國營企業和銀行帶頭推動改革,擴及至各行各業。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永續發展目標後,中國成立了一個跨部會協調機制,由45個政府機構組成,任務是將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目標加以細分,然後向中央、省、市,分派具體要達成的目標。



 



此外,為了加快能源轉型,中國建立「1+N」政策體系,貫穿碳達峰繼而是碳中和的過程。中央政府根據省級政府的建議,設定碳中和目標,並確定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哪些相關部門和產業配合。地方政府則負責制定和落實具體政策。截至本月,中國自2017年以來已經批准572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每個區都對每單位GDP的排放強度和能源使用量設定了限制



 



中國的治理系統已被證明,能夠妥善因應與管理重大公共工程計畫專案,這主要歸功於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以及確保各級的專案執行人員接受完整的培訓。在2012至2020年,中國在扶貧領域投資了近1.6兆人民幣(約2190億美元),推進永續發展目標1(SDG 1);培訓3.688億人,擔任地方官員和技術專員,這是永續發展目標8(SDG 8)。沿用同樣的中央集中規劃管理的公共工程專案管理體系,政府在疫情三年期間成功編列1050億人民幣的預算,用於醫療基礎設施(符合永續發展目標3和9)。



 



中國也因為「落實計畫搭配財政手段」的雙模式而受惠,讓中國能夠利用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隆基綠色能源等相關國企實現國家目標。雖然中石化是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但該公司已承諾在2030年實現碳排放峰值,並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在2021年,中石化在新疆庫車啟動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光電綠色氫能項目。同時,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等電力公司已在開發碳信用交易和碳中和債券,並投資清潔能源和數位化技術,提高對碳排放的管理效能。



 



中國的能源和公共基礎設施轉型,涵蓋不同產業與領域,所以由不同層級的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主導,但所有這些領域都能彼此協調配合。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以及制定永續金融政策;國營銀行則提供「綠色」貸款,支持各種企業倡議。



 



從2017年到2021年,世界前十大綠色債券發行國裡,中國是唯一的開發中國家;自2021年以來,中國的綠色債發行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綠色債券規模已達27兆人民幣。在2022年,受惠於中國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中國金融機構承作的綠色貸款總額突破了7500億人民幣,相當於每年減排1.5億噸二氧化碳。



 



但是當中國在太陽能和電動汽車領域逐漸實現規模經濟之際,中國企業遭遇了逆風。歐洲聯盟最近宣布對碳密集型進口商品,包括水泥、鐵鋼、鋁、肥料、電力和機械等,徵收碳邊境調整稅。因此,中國對歐洲的許多出口品將面臨較高的關稅,即使中國已經在其他節能與減碳生產領域實現了嘉惠全球的規模經濟。



 



歐盟這樣的政策恐會阻礙產業對能源轉型的投資。在當今複雜的全球價值和生產鏈的背景下,主要經濟體如何應對碳源問題至關重要。缺乏全球共識幾乎肯定不利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進程。



 



(翻譯:張瑩,責任編輯:楊淑華 )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romise of China’s Sustainable-Development Path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