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Laura Tyson)
●白宫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
齊茲曼 (John Zysma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學榮譽教授
●柏克萊國際經濟圓桌會議共同創辦人
產業政策已躍居美國和其他先進工業經濟體的首要國家議程,這與近代經濟史大相逕庭,並重新點燃我們兩人30多年前參與過的一場辯論。
在美國,《晶片與科學法》(CHIPS)、《降低通膨法》(IRA)以及《跨黨基礎建設法》都針對國家安全和氣候設定重大目標。每個法案都提供補貼、稅收減免、貸款擔保等標準的產業政策獎勵措施,鼓勵民間企業在關鍵的經濟領域進行研發、製造產品和創造就業機會。
今天,這些產業政策獎勵工具的使用條件,與30年前已大不相同。過去,產業政策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國家自給自足,往往以國家財富最大化的重商主義為目標。而今,由於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以及中國崛起成為強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競爭者,想要透過國營企業在特定產業中垂直整合國內所有業者與資源,達到自主性,以此彰顯國家主權,其實根本不可行。
21世紀的產業政策必須考慮到不一樣的全球現實,因此必須關注以下兩個目標:一,確保實現經濟繁榮和安全所需的產品和技術供應無虞,並掌握這些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優勢;二,確保自己在下一代技術的開發和佈建占有一席之地,因為這些技術對國家安全以及轉型至碳中和經濟都至為重要。由於從上游到下游完全自主的國家供應鏈根本是天方夜譚,上述兩大目標需要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利用產業政策,在具有戰略經濟和地緣政治意義的特定產品和技術上,取得重要的影響地位。
經濟學家常批評產業政策是一種代價高昂的保護主義,稱它扭曲市場,無法有效分配有限資源,讓資源用於最具成效、能獲得最大利潤的地方。但是時空背景很重要。由於存在著外部性(externalities),產業政策其實可以糾正市場,而非扭曲市場。當今全球的市場力量愈來愈集中、技術改革日新月異,在此背景下,產業政策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既可加速技術創新和佈建,又能擴大全球競爭力和市場。
產業政策的目的如果是限制貿易和跨境投資,以保護國內生產商(即「國家冠軍隊伍」),以免它們受到外國競爭者的影響,那麼這種產業政策屬於保護主義或零和遊戲。不過如果它們促進的是國內生產而非外國生產,則屬於優惠主義而非保護主義。基於地理位置的「國內」和基於公司所有權登記地點的「國內」,這兩個「國內」之別非常重要。根據設計,美國的產業政策讓在美國投資與生產的本國公司與外國公司都受益。例如,CHIPS和IRA適用對象包括將生產基地設在美國的外國公司,前提是它們並非「受關注的外國實體」(即由中國、俄羅斯、北韓或伊朗政府擁有或控制的實體)。
存在負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無法充分反映私有企業行為所導致的一切成本和利益。僅靠市場邏輯和營利驅動的決策,並未考慮到國家安全問題或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社會和健康成本。我們不能指望私企提供公共商品或解決負面的外部效應,例如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問題理應由政府承擔,因此無論是在半導體和其他軍民兩用的基礎技術領域,或是在綠色技術、產品和服務領域,政府都有強烈的外部性理由制定產業政策。
我們認為,產業政策可以實現兩個核心目標:一,將國家安全和氣候變遷的外部效應納入市場決策;二,擴大市場競爭力和創新,針對關鍵產品和技術,打造有韌性、安全、永續的全球供應網。事實上,為了確保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愈來愈需要先進經濟體制定產業政策,抵銷中國和其他國家在關鍵領域取得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的努力。
產業政策非但不會損害市場,還能夠擴大市場,同時還能促進貿易,確保供應具有韌性、安全和永續等特質。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產業政策會協助特定產業提高競爭力、積極研發和創新,沒有了產業政策做後盾,這些產業的發展就會被延宕或完全停滯。
例如,正是歐盟的產業政策促進空中巴士的發展,連帶地刺激全球商用飛機市場的競爭和創新,這個市場長期以來一直由美國供應商、波音一家公司主導,而波音公司本身也是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的受益者。此外,在生技產業也可以找到許多靠產業政策協助擴大和創造市場的例子,該產業在美國得到慷慨的補助,包括有龐大的公共資金挹注研發、藥品價格沒有管制等等。多管齊下的產業政策為生技產品創造高獲利市場,並讓美國成為全球醫療和製藥業創新的中心。
這些擴大市場的產業政策,應有助於一個國家在開發和佈建下一代技術時,站穩立足點並發揮影響力。但這些產業政策要成功,需要充分的資金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研發應用和人才培養。
CHIPS和IRA都提供了這類支持。CHIPS有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點:其中70%資金(亦即未來十年挹注2000億美元)專門用於研發、人才培養和先進技術商業化,不僅包括半導體領域,還包括軍民兩用領域,諸如5G、量子計算、清潔能源和人工智慧等。(系列二之一)
(翻譯:張瑩,責任編輯:楊淑華 )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w Industrial Policy and Its Critic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