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絲(Cecilia Elena Rouse)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巴羅(Lisa Barrow)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Claudia Goldin)以研究過去數十年女性在美國經濟中的角色變遷著稱,她的研究主題不僅止於記錄社會進步的歷史,更與今日的經濟現狀高度相關。
在1950年至2000年間,適齡女性(25至54歲)的勞動參與率增長了26%,幾乎達到原先的兩倍,同時期適齡男性就業率則下降了10%。雖然女性勞參率在2007至2015年間一度下滑,但截至今年10月的數據指出,2023年勢必創下女性勞參率紀錄新高。這代表著有許多孩童,出生於母親需要工作的家庭之中。截至2022年,育有六歲以下孩童的母親中,有超過三分之二投入了勞動市場。這些婦女有部分是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有些則是屬於需要雙薪才能支撐的家庭。無論是何種情況,都會面臨相同的問題:誰來照顧小孩?
承認女性在勞動市場的地位,就等同於承認幼兒教育及照顧產業有存在的必要。若缺乏完善的幼兒教育及照顧,健康的經濟與繁榮的未來都不會存在。然而,確保兒照市場供給充足這件事卻十分複雜,需要公部門介入。
設法因應外部性是政府介入市場的正當理由,在這項議題之中,外部性指的是不被勞動市場供給者納入考量的社會成本或利益。許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社會對兒童的投資能帶來的效益最高。事實也證明,對兒童健康與教育的投資不僅能讓個別孩童受惠,更能帶來社會整體的利益(正向的外部性)。研究者記錄下來的長期社會效益包括:犯罪率降低、社會救助支出降低,以及稅收增加。
儘管幼兒教育及照顧有諸多社會效益,家長依舊不太可能投資符合最佳社會整體利益的高品質兒照。此外,一些關鍵指標指出,私部門幼兒教育及照顧的供給量亦不足。
首先,幼兒階段的高品質教育及照護所費不貲。鑑於照顧幼兒需要大量的精力,兒照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檢視兒照品質的標準則在於低師生比(照護者對幼兒的比例)。不像其他產業(例如製造業),兒照成本並未因科技革新而大幅縮減,故高品質照護的價格將難有下跌之日。
另一項挑戰在於,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與能採取的手段各有不同。父母們通常是在職涯早期、薪資水準尚未達到頂峰時有兒照服務的需求。但不像車子、房子、大學學費那樣,他們通常無法貸款支付兒照費用。這類需求端的困難就是政府介入的充分正當理由,可以透過津貼補助或直接提供幼兒教育與照顧服務。
供給端也並非沒有問題。由於兒照業的薄利多虧,許多兒照服務供給者只能勉強做到收支平衡。許多兒照單位是小型、低預算的公司,無法支付員工們真正足以維持生計的薪資。據分析,相較於相同條件的勞動者,美國兒照工作者的薪資較平均薪資少了23%。另一份研究則指出,53%的兒照工作者都接受著某種形式的社會救助。該產業的高員工流動率其來有自。
鑑於穩定、合格的勞動力是高品質兒照的重要條件,社會亟需公部門投資更多,以確保兒照公司的雇員充足並降低人員流動率。然而儘管需求如此顯著,美國在兒童教育及照顧上的公共支出卻落後於許多國家。2019年,美國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排名第34位,兒照支出僅占GDP的0.5%,OECD國家的平均則為0.8%。
部分經濟學家主張,兒照領域公共投資的不足,加上其他家庭友善政策的缺乏,已造成美國女性勞動參與率相較其他OECD國家下降。這與前文提及的外部性有關,最終會影響所有人的福祉。人力資本以及勞動力規模是所有經濟成長模型的兩大重要因素。高品質幼兒教育及照顧市場的正常運作,對選擇(或必須)投入勞動市場的母親來說,對社會在兒童福祉上的永續投資而言,都是無比重要的。
美國公部門介入市場供給與需求兩端的正當理由非常充足,包括兒照成本高昂、缺乏年輕父母能受益的借貸市場,以及兒照服務供給者為求降低成本而壓低員工薪資等。公部門的介入不僅能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在工作與照護的需求衝突中取得平衡,更能給孩子人生一個好的開端,確保孩子、乃至於我們自身的未來經濟福祉。
(翻譯:陳奕安,責任編輯:王能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 Needs Public Investment in Childcar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