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兼教授
今年10月底,中國召開自2017年來首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亦即中國共產黨對金融業所進行的最高層級審查。鑑於中國金融業包含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體系(53.1兆美元),以及市值僅次於美國的股票市場,加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與會,因而會議的決策,甚至如何定調,都具有全球影響力。
會後發布的報告證實,中共對金融業的基本觀點並未改變。對中國領導人來說,金融的基本功能在於為實體經濟服務,政府則負責維護穩定、管理風險,以及促進自主創新和高品質發展。
會議討論的焦點與2017年相較已大相逕庭。當年討論主要聚焦在如何處理因影子銀行、地方政府支出和房地產過剩造成的失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實施大規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導致上述領域的風險加劇。
上個月,貨幣和財政政策再次成為會議上的主要議題,但情況和相關挑戰卻與過往截然不同。畢竟,中國在多年前就收緊宏觀經濟政策立場。當前關鍵問題是,若要因應內外情勢的變化,應該如何調整和部署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才能支持高品質成長和結構性改革?
中國領導人必須考量的最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在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持續採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根據聯準會數據,自2009年以來,美國一年期實質利率大部分為負值。即使在去年也是如此:儘管聯準會不斷升息以抑制通膨飆升,但一年期實質利率仍是負值,達-1.9%。
在歐元區、日本和英國也是類似利率。但在中國,儘管名目利率很低,實質利率卻高得多。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2年中國實質利率達2.1%,相較之下印度僅0.2%。
這種貨幣政策分歧,已對中國金融業和外匯市場造成深遠影響。截至2023年6月為止的四個季度,中國證券投資赤字(淨流出)達到1860億美元,而前四季僅為960億美元。2023年的1至9月,由於通膨率低於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實質有效匯率下跌5.4%。
就內部而言,中國面臨嚴峻的「經濟脫碳」挑戰。根據中國「30-60」雙碳承諾,中國將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巔峰值,然後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對於實現高品質、永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但短期內,脫碳會為經濟成長帶來相當大的下行壓力。畢竟,中國製造業加值仍佔GDP的28%左右,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值13%。
短期考量與長期目標之間的緊張關係,早已超出脫碳的範圍。事實上,這也是這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基調。為了實現長期目標,中國必須克服近期變化和衝擊造成的短期流動性問題,包括已開發經濟體升息、COVID-19疫情、地緣政治驅動的供應鏈變化,以及資產價格下跌。
只有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中國才能因應通貨緊縮壓力及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減弱,改善(受COVID-19疫情嚴重拖累的)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以及(對中國長期繁榮至關重要的)金融創新。想要實現中國的脫碳目標,也需要大量資金。
若要動員必要資源,就需要降低實質利率,這也將有助於中國處理資產價格通貨緊縮等短期問題,以及解決從穩定房地產業到因應人口老化等的中、長期挑戰。幸運的是,中國在數十年快速成長中累積相當可觀的金融資產和儲備,因此有貨幣和財政餘裕,可以滿足短期流動性的需求,以及支持長期結構性改革。
雖然會議報告強調中央政府將出手干預以強化、穩定經濟的領域(從改善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到支持創新投資),但這不代表中國正在擁抱經濟更集中化政策。相反的,會議報告重申金融業需要透過金融創新、提高效率和持續開放,從而支持高品質和永續發展。
為此,報告支持推動股市重大升級,包括提供股票融資的多元化管道。中國領導人認識到,這類資金在創新及先進製造到糧食和能源安全等領域,扮演分擔和管理風險的關鍵要角。
此外,會議報告也強調中國需要私人企業為經濟成長和升級做出貢獻,其中也包括外國企業和投資者。儘管地緣政治緊張,但這些外國企業和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仍然強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最大貿易博覽會之一)近期在上海舉行,其中最大外國代表團就是由美國企業組成。
中國龐大複雜的經濟,受制於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各個地區以及內外部條件之間的緊張關係。在這種體系中,中央必須負責維護整體穩定,以及確定政策方向。
但正如毫無節制的自由化會導致混亂,過度集中化也會阻礙成長和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會議報告重申,政府將在確保宏觀經濟穩定上扮演要角,但仍反映出中國經濟逐步向外國投資和私人競爭開放的長久承諾。再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已預示中美雙邊關係解凍,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比過往更創新、開放及充滿活力。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Future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