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倫敦大學學院創新與公共用途研究所創始主任
●世界衛生組織全民健康經濟委員會主席
達斯古普塔(Partha Dasgupta)
●劍橋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
斯特恩(Nicholas Stern)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全球為氣候變遷談判快三十年,成果卻不樂觀,宏觀上來說,這反映出我們在創造永續發展的路線上,進展相當延緩。每拖延一年,氣候變遷問題就越急迫,維持地球恢復力的必要也更加迫切,才能有效因應全球暖化帶來的重大影響。
在17年前,《斯特恩報告》向大眾警示,我們對氣候變遷不採取行動的代價為何;兩年前的《達斯古普塔報告》同樣提醒了大眾生物多樣性,以及支撐經濟的生態基礎有多麼重要。現在,專家也對水安全開始產生類似的共識。但多數國家似乎仍不曉得,忽略水安全可能會抵銷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進展。全球正面臨水資源危機,該議題需要我們對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危機投注同等的關注、設立同樣的目標、採取同規模的行動。
氣候、生物多樣性和水資源三項危機指向一項重要的議題:我們的經濟立足於有缺陷的觀點之上。現行的經濟思想,使我們只注重能從地球掠奪多少利益,而忽視掠奪資源的外部成本,諸如環境損害及其所導致的財務損失。這種不良的財務算法讓我們表面上看起來變富有,但實際上卻更加貧窮,使後人將必須為我們耗盡生活富足的泉源付出代價。
更糟的是,這番思維還催生出錯誤的政策:我們本應採取積極的策略,打造符合公共利益的經濟模式;現在我們卻永遠追在市場失靈的後面,東拼西湊補足資金缺口。
現行的經濟思維,以及全球各地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的現象,反映我們短視近利的世界觀–這恐將破壞整個地球。在「九項對維持地球系統運作的穩定性、韌性至關重要的面向」中,我們早已擾亂其中六項。我們正在破壞的這些界限,像是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損失、淡水變質等,共同界定人類安全的活動範圍。因為先前忽略這些限度,大規模、意外或不可逆的環境變化發生的機率被拉高,人類文明也受到嚴重威脅。
達斯普古塔當年的研究呼籲,經濟思維必須有徹底轉變,堅定以永續原則為其基礎,經濟活動也應全盤在科學制定的限度內運作。我們在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碳排放、氮排放、磷排放、污染排放和土壤等環境體系上能花費的資源有限,因而必須讓經濟體系在這些限制之下,以有效、對社會負責任的方式運作。
若未能緊要地、系統性且共同關注包括氣候變遷、水資源危機與生物多樣性損失三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性,就沒有永續的未來,因為在一個領域的不作為,必然會波及其他領域。溼地和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匯,而他們仰賴穩定的水循環與蓬勃的生物多樣性。地球的碳匯大約吸納我們25%的碳排放量;沒有他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到500ppm,而非現在的420ppm。
我們一定要盡快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就算我們明天能轉型為無碳經濟,如果我們未能採取行動保護水資源系統和棲息地,我們仍不會有個永續的未來。現在科學界認為,光是自然損失就能讓氣溫超過巴黎協定上訂定的目標:較工業化之前均溫上升攝氏1.5度之內;此時世界上數百萬居住在脆弱環境內的人,將無法適應未來的改變。
在我們將經濟體系轉變成在安全地球範圍內運作的同時,保護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必須與去碳化一樣列為優先要務。繼《斯特恩報告》、《達斯古普塔報告》之後,全球水資源經濟委員會也敦促,水資源管理應做出類似的改變。
這種新思維立基於三項基礎之上。第一點,我們必須視全球水循環為共同利益,進行集體、符合大家利益的管理。水不僅和氣候變遷、地球自然資本的消耗息息相關,還是國與國之間相互依賴的來源,即使這點經常遭到低估。
第二點,我們必須跳脫被動的市場補救措施,選擇積極塑造市場的方法,能夠促進投資水資源,讓不利的外部性付出應有的代價。唯有新的經濟思維,政府才能重視、管理水資源,並為其提供資金,帶動我們所需要的革新。
第三點,處理相互關連的挑戰需要全方位、跨部會、成果導向的「複合政策」,而非現行以個別、單獨對治著稱的經濟政策。任務導向的經濟策略能夠動員所有相關部會、產業與利害關係人,聚焦在特定的水資源相關的目標,而成果導向的方式與機構能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提供了一個重要突破的機會。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我們已經破壞自身賴以維生的全球水循環,意味著即使聯合國氣候談判已展開30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也已建立10年,我們的集體努力仍明顯不足。
我們不能再忽略水資源的相關議題。如果我們不立即處理水資源及其他相互關連的難題,我們在其他領域的進展終將歸零。
感謝全球水資源經濟委員會聯合主席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協助撰寫本文。
(翻譯:潘柏廷,責任編輯:王能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ater and the High Price of Bad Economic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