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衝突視角:喜馬拉雅山區軍事僵局 習近平無法獲勝的邊界戰爭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2023年04月27日 07:00:00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中國偷偷侵佔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區域領土的行動,至今已有三年,兩國邊境的對峙局面仍未結束。雖然雙方的敵對軍事集結和斷續衝突極少受到西方關注,但不斷升級的邊境衝突將變成長期敵對狀態,可能重塑亞洲的地緣政治。



 



印度冒著爆發全面戰爭的風險,與中國展開角力、公開挑戰中國,這是本世紀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強權都沒有做過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戰略擴張,迫使印度改變以往的綏靖政策並加快建設軍力,並將一個潛在的合作夥伴變成長期的仇敵,新德里當局似乎決心阻止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成為現實。



 



相同的,習近平的秀肌肉修正主義和地緣政治野心,也迫使日本和澳洲兩國重新調整戰略框架,以對抗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主義行徑。日本制定在2027年實現國防開支倍增的計畫,實際上等於放棄二戰後的和平主義國家安全政策。澳洲也放棄以往的避險做法,與美、英簽訂AUKUS防務條約。



 



2020年春季,當印度正實施全球最嚴格的疫情封鎖時,中國試圖佔領印度最北部、拉達克地區數百平方公里的冰雪邊界地帶,形同利用新冠疫情來推動習近平戰略目標的荒誕行動。但如果習近平認為,中國可以迫使印度接受既成事實,那他可就失算了,因為自此之後,印度的軍事部署已經超過中國,在喜馬拉雅山脈這個全球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展開當地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集結。



 



習近平發現印度拒絕屈服後,解放軍試圖藉由在喜馬拉雅山東麓開闢一條新戰線來壓制其防禦,該戰線距離中國2020年侵佔的土地有2000多公里之遙。去年底,中國入侵阿魯納恰爾邦這一戰略要地,結果被印度軍隊擊退,據報美國情報部門也有出手相助



 



為了強化領土主張並挑釁印度,中國將阿魯納恰爾邦一些地名中國化。中國政府將阿魯納恰爾邦稱為「藏南」,並宣稱這個面積超過台灣兩倍的行政區是「中國領土」,因此將印度領土中國化是其「主權權利」。



 



這一切都讓印度的利益與台灣的自治地位產生聯繫。如果台灣落入中國之手,面積相當於奧地利的阿魯納恰爾邦,就可能成為中國下一個「統一」目標。中國在1951年併吞西藏是二戰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之一,使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擁有共同邊界。中國接管台灣可能導致類似的地緣政治重整,使中國的海軍部隊能夠輕鬆衝出「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



 



中國聲稱台灣「歷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在歷史上是存疑的。台灣在19世紀末才成為中國的一省,而後者在八年之後就失去控制權——當時清朝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失敗後,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但是藉由對台灣提出領土要求,習近平正努力完成毛澤東的「大中華」擴張主義願景。



 



同樣,西藏是中國在喜馬拉雅地區擴張主義行動的關鍵,儘管它只有在中國自己被蒙古人和滿族人等外來者佔領時,才會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由於西藏與漢族文明沒有任何關聯,中國對喜馬拉雅山麓地區的領土要求,只能依賴於所謂的西藏宗教或保護關係。甚至連小小的不丹也未能倖免,中國一直在蠶食其邊境地區。



 



在此背景下,印度站出來對抗中國,壓制習近平的擴張主義議程。正如美國海軍司令吉爾迪(Michael M. Gilday)上將去年所說的,印度給中國帶來一個「雙前線」問題,「迫使中國不僅要朝東,看向南海和台灣海峽,現在還得看向印度。」



 



此外,中印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中國經濟面臨人口萎縮、快速老齡化以及生產力成長減緩等長期限制因素,反觀印度則位在全球最年輕人口之列,年齡中位數為28.4歲,正在收穫人口紅利;雖然印度的GDP規模不如中國,卻仍是全世界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印度的部隊擁有全球最豐富的山地混合作戰經驗,在高海拔的喜馬拉雅更佔優勢,而且比起印度的全志願役,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依靠徵兵,只是以「志願」為名在年滿18歲後服役兩年,這有助於解釋中國為何選擇暗中侵佔而非直接開戰。



 



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軍事僵局再次提醒我們,習近平已經選擇一場無法取勝的邊界鬥爭。隨著中美競爭不斷加劇,中國最不需要的就是與最大的鄰國成為永久的敵人。最終,印度與美國拉近距離可能成為習近平的政治遺產,這個意外的結果會破壞習近平政權的侵略性民族統一主義。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Sino-Indian Rivalry Is Reshaping As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