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史翠特(Yvonne Greenstreet)
●艾拉倫製藥公司執行長
過去50年來,醫學創新取得飛躍性進展,但即便如此,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使得這些本應改善及拯救生命的科技成果未能完全發揮效用。
新冠疫情期間,疫苗及治療藥物的分配不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22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再次強調,平均分配疫苗對終結疫情的重要性,當時,低收入國家中只有19%的國民曾接種疫苗,而高所得國家則高達75%。
雖然高所得國家擁有較多資源,國民平均壽命卻比貧窮國家減少更多,這種矛盾現象顯示醫療不均存在許多層面。舉例而言,美國歷年來的資料顯示,有色人種在新冠疫情中的感染率及死亡率高於白人。這種差別來自健康問題的社會性因素,這些原因雖與醫學本身無關,卻顯著影響臨床上的數據。制度及結構上的歧視、缺少保健知識或語言文化的隔閡,都讓有色人種較難活得又久又健康。
若要消弭這種不平等,幫助缺乏資源的族群,醫學創新者就必須關注這些議題。目前仍有許多疾病尚無有效的療法或無藥可治,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更是如此,即便常見的疾病亦然。例如高血壓患者若無法定期接受治療,則醫療效果將大打折扣。
部分疾病對於特定族群影響甚鉅,生技產業必須挹注足夠的資源在這方面的研發。雖說傳染病無國界,但遺傳性與非傳染性疾病的確會因種族而有差別待遇。以現今的醫學創新來看,能夠幫助這些病人的重大突破並非遙不可及。
同樣地,臨床試驗的方式也需改變,我們應該將不同族群的罹病狀況納入研究範圍,研究者必須考量受試者的社經地位以及投保狀況,也須從以往被忽略的族群中招募受試者。除了依據受試者的文化背景進行宣傳及實驗外,減少受試者的通勤時間、檢測頻率及次數,並開放遠端醫療追蹤,以創意的方式去蒐集、發放資料等,都是正確的方向。
不僅如此,主管機關與健康照護當局可以更積極鼓勵協助解決社會挑戰的醫學創新。精準、基因醫學和技術持續進步,公私部門必須攜手合作,確保所有病人都能接受突破性療法。創意的定價和報銷策略可以使患者享有公平、永續的公衛系統。舉例而言,我的公司所支持的「以基於價值的協商架構」,旨在解決歐洲地區與報銷有關的挑戰,提供採購商與製藥業者廠一個更快速的溝通平台,使患者能獲得這些創新的研發成果。
最後,生技公司可以也應該成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這意味著要投資一些組織機構,其致力於解決健康問題的社會決定因素──例如貧富差距、教育及交通資源分配不均、受到暴力迫害等──同時也提供病人接受診斷及治療的公平管道。舉例而言,全球非營利組織Acumen研發出一套病人資產模型,投資於專注滿足低收入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從住宅、替代能源到水資源無所不包。
十多年來,默克藥廠透過「默克挺媽媽」計劃關心社會議題,在世界各地推廣安全、高品質的產婦護理。賽諾菲藥廠在2021年成立非營利組織賽諾菲全球健康,在40個低收入國家以合理價格販售藥物,支持缺乏資源的社區。
生技產業需要擴大悲憫用藥的計畫,並與非營利組織合作,使病人接受必要的治療。業界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做為借鏡,例如吉利德與學名藥廠商合作,生產高品質卻便宜的藥物;默克則是同意與公衛組織藥品專利池合作,讓中低收入國家能有更多處方藥的選擇。
我們必須像研發新藥一樣,以相同的熱情、決心和創新來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問題。今天在藥物取得與治療方面的巨大差距原本應可避免,正是因此而顯得更不公平。如同我們在疫情期間所看到的,這是每個人的問題,藉由集體行動增進醫療保健平等,包括解決社會決定因素,可以延長數百萬人的壽命、改善生活品質,這是所有醫療保健公司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
(翻譯:陳柏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novating Against Injustice in Health Car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