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寡頭視角:俄國今年預算面臨龐大壓力 制裁正在收效

 




傅畢尼 (Federico Fubini) 

● 義大利《晚郵報》特約編輯





普羅科彭科 (Alexandra Prokopenko)

● 俄羅斯央行前顧問

● 柏林「東歐及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非常駐學者




 



施加壓力



 



相較於替代方案──讓克里姆林宮把出口商品的錢(光歐盟每天就多達10億美元),拿來資助在烏克蘭殺戮破壞,制裁顯然更好一些。也有明顯的跡象顯示,制裁雖不完美,但正在收效。



 



普丁政權已經被逼得折價出售商品,並溢價購買技術(為了規避法律障礙的成本)。軍事及國安開銷破天荒佔總支出的三分之一,加上不得已進口替代商品,俄國政府今年預算面臨龐大壓力。暫時克宮還應付得來,不過一有新的外部利空,恐重創俄國財政。



 



為減緩這些風險,俄國當局正從經濟中榨取更多收入,包括向企業徵收暴利稅,並要求撤離俄國的西方公司上繳資產市值至少5%的金額給國庫(這還不含給買家的50%資產估價折扣)。



 



普丁需要這些措施是因為制裁讓俄國預算元氣大傷,特別是佔政府2022年歲收近一半的碳氫化合物業。2023年頭4個月,該行業年比營收暴跌45%。明年對克宮勢必更加險惡,因為普丁3月將面臨總統大選,一如既往,選舉過程不會自由公平,但普丁仍需張羅資金來拉抬聲望,西方及俄國企業恐淪為另一波勒索敲詐的對象。



 



鑒於俄國財政前景嚴峻,克宮與部分寡頭間的關係將更加受人矚目。2022年2月,商界菁英普遍不認為會開戰。這些人與普丁合作數十年,利用與腐敗好戰權力圈的密切關係從中獲利,卻仍猜不透領導人的心思。隨著西方制裁接連影響到各個大亨,他們也從最初的震驚轉為消極的接受。



 



藏鏡人



 



俄國菁英極為務實、不具意識形態,高官或紅頂商人皆然。許多億萬富豪在1990年代發家致富,至今仍把克宮關係視為重要資產,制裁雖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感,但他們仍對普丁展現出消極的忠誠:不滿局勢,卻繼續在俄國打拼,提供資源給戰爭機器,大賺其錢。



 



其中一些人花了不到8個月就恢復跨國業務,甚至找到新客戶。



 



亞洲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龐大現金流是他們目前的報酬,由於擔心遭當局報復加上可能無限期遭西方制裁,生活絲毫不受影響的他們,沒理由公開反對俄國政權。



 



莫達紹夫(Alexey Mordashov)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開戰後遭制裁,耗費龐大心力美化自己在西方世界的名聲,美國主流媒體甚至刊登報導表達同情之意,形容他是設法與普丁保持距離的挺改革派寡頭。



 



然而莫達紹夫卻借了數十億美元給據信替普丁管錢的古典大提琴家羅爾杜金(Sergey Roldugin),甚至開戰之際還與普丁開會。另一位厭惡被貼上親普丁標籤的遭制裁寡頭、阿爾法銀行(Alfa-Bank)創辦人弗里德曼(Mikhail Fridman),也讓十多名克宮批評者替他撰文背書,證明他是中立有信用的商人。



 



這些策略顯示西方制裁確實對俄國大亨造成傷害,消極忠誠也讓這些俄國菁英各行其是,他們在這場正在進行的災難中同流合污,卻無法團結地使用有意義的行動來避免更糟的後果。



 



民主政權或許會想辦法利用這些弱點,最新一期葉爾馬克-麥克福爾(Yermak-McFaul)報告建議,若有人主動與克宮保持距離,並致力依1991年的邊境重建烏克蘭,不妨為取消他們的制裁開條明路。這無異是誘使俄國寡頭們「積極不忠」,為增加誘因,也應制裁更多俄國人士作為配套。



 



試驗結果



 



全球經濟在過去14個月經歷前所未有的實驗:與一個橫跨11個時區、處於全球化中心的國家斷絕貿易、金融及私人連結。2022年2月前,影響深遠的制裁僅施加於地處全球經濟邊緣的國家。伊朗是俄國之前遭受全面制裁的最大經濟體,而它連全球40大都算不上,GDP僅勉強突破3650億美元,反觀俄國是2兆美元經濟體,全球排名11。過去80年經濟制裁雖成為相對常用的政策工具,現在卻只有一個國家遭受超過1萬3000項的制裁,比古巴、伊朗及北韓總和還多。此前受到如此廣泛制裁的唯一大型經濟體是1935年墨索里尼當政的義大利,不過當時國際貿易佔一國GDP的比例遠小得多。



 



這場實驗的賭注再高不過,不只限於烏克蘭,我們很快就會知道貿易禁運、旅遊禁令以及凍結私人與國有資產等作法究竟只是非常措施,還是會成為這個破碎動盪世界尋常的政策工具。消息人士指稱,美國決策者正建議歐洲政府制裁破壞塞爾維亞加入歐盟的惡霸極端民族主義人士。



 



這會奏效嗎?很難想像民主國家會透過平行進口來對協助俄國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如同土耳其對無數義大利中小企業所做那般,若中國這樣更是完全無法想像。這種作法就算不是不可能,也極難實施,試圖這麼做會對美國與歐盟在開發中及新興國家心目的地位產生負面影響。西方大國反而該透過提供先進與綠色科技等誘因,培養開發中及新興國家的積極忠誠度,共同維護制裁框架。



 



更廣泛地說,這類措施需要更多的協調與透明度,成立制裁相關的國際諮詢機構,負責找出漏洞缺失,共享並管理資訊及評估影響,這對政府和企業而言會是有幫助的及時雨,G7領袖不妨在本月稍晚日本廣島的峰會上考慮這個構想。(系列二之二)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Russia Surviv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