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義大利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家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在20世紀初描寫意識形態「舊者垂垂死矣,新者猶未能生」。如今我們似乎活在類似的空檔中,同樣浮現「各式各樣的病態症狀」,尤其是全球供應鏈崩潰和通貨膨脹復燃。唯一的出路是支持新市場、新產業和新機構的發展,但由誰來資助這方面的努力?
在經濟大好時,企業成長快速、利潤豐厚,商業銀行和私募市場可以幫助新興和高效率公司募集充分資金,針對效率低落及營運出問題的同業進行收購和重組,並創造新供應鏈。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金融監管緊縮之下,輔以長期低利率,主流金融機構行事更加謹慎。他們現在偏好的是低風險和較短期投資。
結果是債務水準來到歷史新高,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少數上市公司的市占率極大,科技業尤其如此。與此同時,隨著公開市場受到嚴格監管,那些尋求更高收益的人逐漸轉向流動性較低、不透明且監管較少的私募市場。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2023年全球私募市場報告》指出,私募市場管理的資產規模 在2022年6月已達11.7兆美元,該金額自2017年以來,每年以近20%速度成長。
這種成長背後的推動力,主要出自有限合夥私募股權 (PE) 基金和創業投資 (VC) 基金,前者主要投資於未公開上市或交易的公司,後者投資於風險較高的初創企業或具長期成長潛力的年輕企業。長期養老金、保險基金以及深具耐心的私人財富持有人,願意以等待換取更大報酬,對於PE和VC基金深具信心,尤其是規模較大、經驗較豐富的基金。
但私募市場是否能夠促成深度金融重組,仍然有待觀察。儘管私募市場管理資產規模成長的速度高於全球金融資產 (2021年成長幅度達7.7%),但它僅佔全球金融資產總額的2.4%(486.6 兆美元)。同樣的,非銀行金融中介 (NBFI) 部門,包括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投資基金等,在2021年成長達8.9%,雖然優於其5年平均成長率6.6%,仍不敵私營部門管理資產規模。但在NBFI資產總額239.3兆美元當中,私人資產管理僅佔4.9%。
此外,自去年夏天以來,PE/VC基金似乎已經開始退燒。在2021年登頂後,私募股權的交易量已下跌26%至2.4兆美元,交易次數則縮減15%至未滿60,000筆。
中國PE/VC市場也呈現類似趨勢。2022年,中國私募股權交易量銳減48.7%至1548億美元,交易次數則減少16%至9695筆。2022年上半年,中國私募市場管理資產規模略增,但其總額5390億美元僅相當於中國金融資產總額的0.7%、NBFI資產的2.7%。
這個差距卻可能替中國提供寶貴契機。中國PE/VC市場顯然尚不發達。中國占全球GDP的18%,因此中國PE/VC基金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可以支持國內經濟結構重整。
中國PE/VC基金處理的併購(M&A)佔比已經越來越大,在2022年已逾56%,而2018年僅為49%。併購交易在疫情封城後爆增,在2022年上半年,涉及VC基金的併購數量同比期成長61%。中國的PE/VC基金有兩項與眾不同的特色。首先,外國基金扮演要角,提供國際專業知識和市場影響力。現在的問題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之下,外資PE/VC對中國的投資已大幅下降。
2022年,中國新成立的外幣基金僅114檔,相較上一年度下跌逾40%。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外幣基金投資中國股市僅87例,數量比去年同期重挫87.5%,金額則減少57.5%。
中國PE/VC基金的第二個明顯特徵,在於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各級政府。截至2022年底,中國政府機構共成立1531檔投資基金,總金額約3.8億美元。
這些資金當中,來自中央政府的佔比非常小:就數量而言僅1.5%,就金額而言僅7.5%。中央政府資金往往聚焦於投資推進國家優先計畫,例如高端製造、能源和環境保護。
至於省、市級投資基金,主要目標在於發展區域經濟。在2022年,省級政府的投資基金數量佔比為24.3%,金額佔比為38.4%;市級政府的數量佔比則為53.4%,金額佔比為42.7%。
區縣政府則著重於支持可以刺激當地經濟的企業,在投資資金數量佔比為20.8%,金額佔比為11.4%。過去這代表投資在基礎設施上,尤其是房地產,但現在重點已經轉移到創造當地就業機會和當地產業重組。這些投資基金的總額在去年成長近54%。
中國必須重組產業和供應鏈,以因應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和人口迅速老化帶來的挑戰。儘管PE/VC領域的外國資正在減少,但中國政府顯然可以支持私募基金的「誕生」和發展,並以此替經濟難題提供市場解套。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to Restructure Chinese Supply Chain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