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1.5°C視角:超級聖嬰現象溫度會超標 人類應加倍下注


休斯納(Carl-Friedrich Schleussner)

●氣候分析機構氣候學負責人

●柏林洪堡大學名譽教授 





哈爾(Bill Hare)

●氣候分析機構創辦人兼執行長







洛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

● 德國波茨坦大學地球科學教授




 



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的目標,再次登上頭條新聞,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預測,「2023至2027年間,全球接近地表的平均溫度,至少有一年比之前工業化水準高出1.5℃的幾率為66%。」超級強勁的聖嬰現象意味著肯定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氣溫記錄。



 



上述警告令人憂慮,但如果將一年超過1.5℃視為達不到目標的跡象,則更令人擔憂,得出這種錯誤的結論,將使我們在本應加倍努力的情況下,放棄巴黎協定的目標。



 



1.5℃的目標並不會因為只是一年或幾年出現極端氣候溫度而落空,巴黎目標瞄準的是數十年來人類所造成的氣溫升高,我們必須牢記這一點,才能抵擋近年來聲勢看漲的氣候宿命論



 



目前地球溫度已經比前工業化水準高出約1.2°C,我們也更熟悉「百年一遇」的洪水、森林火災和熱浪,在某些低窪地區,海平面上升已迫使人們搬到別處,但1.2℃和1.5℃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異——更遑論1.5℃和2℃──本世紀結束時,氣溫仍有可能升高不超過1.5℃。



 



最近的氣候研究成果已確認1.5℃門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所警告的,極端天氣事件、生態系統崩潰和行星臨界點,均可能出現在全球暖化水準顯著低於先前所想的時候。自該委員會2014年上個報告期以來,我們已經蒐集了更多證據,證明即使只變暖1.5℃同樣極具挑戰性,而升幅超過此一水準的氣溫會帶來真正的毀滅性後果。



 



氣溫每上升攝氏十分之一度就會有更多人暴露在威脅生命的熱浪、缺水和洪水中。更糟糕的是,各項研究顯示,達到臨界點(比方說南極西部的冰蓋可能崩塌)的機率在1.5℃以上將呈現指數級增加。世界不會從懸崖上跌落,卻會出現實質性的變化,導致行星系統開始朝著不可逆的方向移動,諸如更多冰蓋融化、海洋生態系統改變和海平面升高等。



 



儘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GHG)來緩和上述風險是唯一明智的方法,雖然短期內我們仍有可能超過1.5℃的極限,但從長期來看,我們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但只有我們將化石燃料排放降到零才有可能做到,這也是實現溫室氣體零淨排放的關鍵第一步。



 



同樣重要的是,保存和恢復吸收及儲存元素的自然陸地和海洋系統,如果扭曲了地球碳迴圈(例如,通過永久凍土層的融化),我們將破壞自身扭轉全球氣溫上升的能力。



 



本世紀將升溫限制在1.5℃要求我們在2030年實現排放減半,這不是隨意得出的數字,只有在這個10年內實現排放減半,才能在2030年代實現變暖速度減半,並在2040年代實現停止變暖。我們可以將其想像成一道選擇題,是我們自己應對氣候變遷,還是把這顆文明的定時炸彈傳給子孫。



 



減緩暖化進程也為我們爭取到寶貴的適應時間,即使像美國這樣富裕的國家,其適應氣候變遷後果的速度與程度也十分有限。而對生活在更脆弱地區的民眾而言,情況就糟糕得多,像去年巴基斯坦洪水那樣的天災,可能導致國家經濟脫軌,並陷入債務和貧困不斷攀升的惡性循環——無力應對未來的氣候災難,將加劇所有困境。



 



此外,各國政府、企業和城市所做的許多零淨排放承諾,均以升溫1.5℃的限度為前提,逐步淘汰煤炭計畫(如德國、越南和英國)是基於1.5℃的對齊模型,該模型顯示,經合組織(OECD)國家必須在2030年前停止使用煤炭,而非OECD國家則需在2040年前完成,緊隨其後的將是天然氣。



 



隨著時間不斷流逝,上述以1.5℃為基礎的模型,正在告訴我們如何確定優先順序。我們必須首先實現電力脫碳,然後盡可能地將交通運輸、建築和工業電氣化,同時減少需求。除了上述相對容易實現的目標,我們還必須擴大除碳技術的應用規模。



 



投資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自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成本均直線下降,電動汽車和熱泵也逐漸成為主流。這都是政府激勵措施所引發的市場回應,公共政策對建立信心、支持清潔能源成長至關重要。



 



放棄並考慮提高1.5℃的減排目標,會讓大型排放者擺脫困境,這樣做不但無法增強信心,反而會向所有人釋出應當降低預期的信號,也背叛了那些生活在缺乏資源來因應變暖地區的民眾。



 



如果不繼續推動這個最雄心勃勃的科學目標,那些現有的既得利益者就會利用我們的宿命論。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之戰,英國石油公司(BP)也賺的盆滿缽滿之後,最近更表示,打算把絕大多數脫碳方面的投資, 轉投石油和天然氣項目。



 



最先進的科學告訴我們1.5℃的目標依然可行,並告訴我們實現此一目標的方法。正如英國氣候變遷外交官員貝茨所說的,「如果我們真的超過1.5℃,它所傳遞的訊息不是放棄,而是要加倍下注。」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limate Science Beats Climate Fatal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