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Olivia White)
●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
華強生(Jonathan Woetzel)
●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
米施克(Jan Mischke)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合夥人
近幾十年來,在低利率驅動的資產價格上漲下,全球財富暴增,至少在帳面上如此,但最近的金融部門動盪已暴露出全球資產負債表仍然充滿脆弱性,如今全世界的借貸和財富創造方式都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
2000年至2021年間的資產價格膨脹,創造了約160兆美元帳面財富。但在資產估值迅速成長的同時,投資和經濟仍然低迷,此外,每1美元的投資還產生1.9美元的債務。但最近世界經濟遭遇了逆風,2022年全球家庭損失8兆美元的財富。
現在唯一確定的就是異常高水準的不確定性。未來10年的經濟、銀行和投資形勢很可能與過去20年大不相同。但是,未來可能的路徑範圍其實非常寬廣,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正在研究探索全球資產負債表,模擬四種可能出現的情境。
第一種情境是「回到過去」,亦即當前的波動是暫時的,資產負債表重新開始擴張。對一些人來說這或許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將增加經濟遭遇衝擊的風險,它也會以犧牲實體經濟的成長為代價,還會加劇不平等。
在第二種即「長期走高」的情境下,通膨壓力變得根深蒂固,但對金融穩定的憂慮緩和了政策緊縮。由於投資回升以支持清潔能源轉型、供應鏈重組和國防等活動,需求將保持強勁,儲蓄過剩的現象將會減少。
這種情境與美國在1970年代經歷的停滯性通膨有相似之處,儘管通膨率相對略低——約為4%而非9%。2030年的資產負債表相對GDP比率會比現在更健康,因為通膨會降低債務負擔和以實際價值計算的資產價格。
第三種情境即「資產負債表重置」,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利率將繼續走高,加重金融系統的壓力甚至崩潰。這將導致資產價值急劇修正,許多依靠債務融資的資產最終會崩盤。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漫長的去槓桿化過程和長期經濟衰退,從現在到2030年,美國股票和房地產價值可能會實際下降30%以上,這令人聯想起1990年代日本房地產和股票泡沫破滅後的景象。
而第四種可能出現的是更理想的「生產力加速」情境。生產力快速成長將支撐強勁的GDP成長,提升收入和財富並催生更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實現這種最佳情境,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制定者取得微妙的平衡:需要一些緊縮政策來緩解通膨,但過多的緊縮會耗盡財富並對金融造成壓力。
從經濟成長和(更重要的)資產負債表健康的角度來看,最佳和最壞情境之間的差異有著天壤之別。在資產負債表重設的情境下,美國年均GDP成長率估計會比在生產力加速的情境下減少1.7個百分點,家庭財富則是減少48兆美元。
未來如此多種可能的形態會影響經濟、銀行業和投資領域,企業也很難確定其戰略,僅因應宏觀環境的變化而做出調整是不夠的,企業需要為一系列足夠廣泛的結果擬定計劃,辨識出可以表明哪種情境正在形成的跡象,並落實風險管理手段,同時調整商業模式並尋求新的成長機會。
換言之,企業必須確保能為任何事情做好準備,也應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更高的生產力增長。雖然同時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但卻是必須的,如果企業只是基於對負面結果的預期而採取防禦性行動,那麼投資環境就會惡化。
事實上,預期成長減緩或衰退可能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企業可能不會進行有助於改善經濟成果的投資,而是決定靜觀其變;預測房價下跌的建商可能延後推出新建案;注重加強資產負債表的銀行可能會提高貸款標準,減少信貸供應。
為了避免落入這種惡性循環,公共和私營部門的領導人可以為生產力加速的情境找到理由,並制定相關的發展政策和戰略,更高的生產力成長是可以實現的,但它不會自己發生。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Balance Shee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