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創新視角:死亡和繳稅避不開 債務是能減輕或消除的

格蘭維爾(Brigitte Granville)    2023年06月27日 07:00:00

格蘭維爾(Brigitte Granville)

●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國際經濟教授




 



如同死亡和繳稅,人一生中債務難免,但不同於前兩者的避無可避,令人喘不過氣的債務重擔有時是能減輕、甚或消除的。



 



無論動機是出於道德、宗教或單純經濟考量,勾銷窮國債務的努力不乏成功案例。例如「千禧年2000」(Jubilee 2000)運動,其名稱來自提供定期債務豁免的聖經戒律。債權人和債務人終將雙雙得利、一筆勾銷的「正和」,從古代宗教傳統,一直貫穿到現代的債務減免行動,本月巴黎新金融公約(New Global Financing Pact)峰會討論的議題也是其一。



 



但這場巴黎峰會的目標絕不僅限於解決窮國新一波債務壓力,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去年11月在COP27氣候變遷會議宣布召開這場峰會時所言,與會國還將考慮「與南方強化金融團結的所有手段方式」,因此,當務之急將是提高世界銀行及其他(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能力。



 



這場峰會不僅關於脆弱開發中國家因應貧困與公衛危機挑戰的老生常談,還反映了道義和政治的急迫感。不光是消除自滿與恢復「2030永續發展議程」動力的又一行動,因為我們正生活在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時代。在這個問題上貢獻最小的脆弱窮國,會遭到那個殘酷新現實最嚴厲的打擊。



 



但在推動國際社會日益關注的氣候議程前,首先必須解決開發中國家激增的債務問題。不面對這個挑戰,將會像賽馬時摔倒在第一道障礙那樣,因此這場峰會的4大目標,頭一項就是「為面臨短期困難的國家恢復財政空間」。



 



新思維



 



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去年發表在《經濟展望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論文提出了激進的解決方案,他針對當今債務困局背後的總體經濟因素發表典型權威意見後,敦促各界注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如何頻繁地提供貸款,協助開發中國家避免對國際金融機構(IFI)違約,然後從援助預算中掏錢還給自己。由於這些貸款大多用於支持綠色轉型或流行病管理預防等全球公共商品,羅格夫建議把(OECD大量資助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轉型為專門提供援助而非提供貸款的實體。



 



不過,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伊維拉(Ngozi Okonjo-Iweala)以及30國集團的尚穆加拉特南(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2021年12月談話中指出,這類變革需要由先進經濟體不斷補充資源並凝聚共識。



 



此外,就算6月在氣氛融洽的巴黎提出,大刀闊斧改革布列登森林(Bretton Woods)機構現階段似乎不切實際。我們應假設任何針對IFI注入新資本的共識,主要都是為了增加它們的放款而非撥款能力。



 



儘管如此,透過重新制定IFI放款機制,新金融公約的遠大志向可望更接近實現,如巴基斯坦前央行總裁巴奇爾(Reza Baqir)、哈佛大學教授羅德里克(Dani Rodrik)及巴黎經濟學院教授狄萬(Ishac Diwan)在令人印象深刻的FDL工作論文中所提議。他們提出的創意構想,能同時解決債務減免及氣候相關挑戰的沉痾。



 



他們把重點放在經濟成長。一般而言,債台高築的國家缺乏具生產力投資的財源藉以提高成長潛能,雖然這正是IFI放款的目的,卻也因無需補貼其他債權人而受到掣肘,於是乎我們又回到了起點,考慮把債務減記當作必要的第一步,推動脆弱國家走上永續發展和氣候韌性的道路。



 



值得深思



 



這些論文提供了大量見解,讓巴黎峰會與會者在尋求動用「創新」融資目標時能多加思考。實際上,為(老)債務問題及(新)氣候問題制定共同解決方案的策略有更廣泛的用途。



 



例如,調查中國對窮國不透明貸款條件的研究人員,批評許多做法不適合主權貸款,但鑒於某些綠色專案可能帶來高報酬,中國著重在專案的融資或許有討論空間。



 



透過在貸方間建立新分工,或許能擺脫債權人協調的長年問題。氣候相關的專案資金能不被用來進行債務重整,直接由專案現金流提撥,而其他傳統貸款可能面臨熟悉的重整風險。若中國反對自己的「非優先」債權人地位,可以想見它會透過其控制的多邊開發銀行(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按比例分配聚焦在專案的貸款,這將使它與IMF及世銀平起平坐。



 



無論如何,當前處理開發中國家債務的方法已不合時宜,這場巴黎峰會最低限度該成為認真尋求全球新融資公約的時刻。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Debt Question Toda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