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 (Aaron David Miller)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即使伊朗與沙國融冰可以持續,也很難保證波斯灣或中東的穩定。該區域早已因為懸而未決的以巴衝突、聖戰恐怖和大國競爭等因素而動蕩不安,而其中最不穩定的因素在於伊朗核計劃。這個議題可能會導致油價飆升、金融市場脫軌,並最終引發更廣泛的區域大戰。
即使在川普政府廢除《2015年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之後,我們仍然可以說,該區域的主要大國(主要是伊朗和以色列)都不希望發生重大衝突。這個判斷現在可能仍然成立。但人們對於以外交途徑來侷限伊朗的鈾濃縮能力,已經不再抱期望。相反的,由於伊朗政權殘酷鎮壓國內示威並且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對伊朗的敵意有增無減。解除制裁變得更難以想像,特別是現在強硬派以色列政府正推動可靠的軍事選項。
無論是從新聞或實際趨勢判斷,似乎都不看好緊張局勢可以緩解。伊朗就算還算不上是瀕臨擁核國家,也很快就會是。伊朗距離生產多枚核武所需的核材料指日可待,我們不得不懷疑以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限的監測能力,是否能發現材料已被轉移到其他未申報的地點,而在該地組裝核武僅需短短兩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五任美國總統都承諾阻止伊朗取得核武,必要時可能會使用武力。此外,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的門檻(儘管只能拖延伊朗的計劃)已降低。但令人不願面對且殘酷的事實是,目前這個僵局沒有解決之道。政策制定者只能寄望阻止伊朗跨過以色列或美國的紅線,以及以色列或伊朗在該區域的一些意外行動不至於升級為更廣泛的衝突。
拜登政府面臨的核心難題與前朝無異,繼任政府也必將承接相同困擾。過去數十年來,美國 (有時付出可怕的代價) 意識到自己既無法改變中東,也無法擺脫中東。中東到處都是大國遺跡,這些大國錯誤地自認可以在當地實踐計劃和夢想。無論如何,美國在該地區有利益、朋友和敵國,「退出」經常被提做為一個選項,但這並不意味著退出是可行的選項。
但如果美國既無法轉型,亦無法擺脫困境,那還能怎麼辦?簡單地說,答案是風險管理。由於中東已不再是美國戰略利益之首,拜登團隊不想在中東費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他已正式競選連任。所謂政治治理就是要確定優先事項,而美國為了因應俄羅斯和中國已經焦頭爛額。
實際上,這意味著美國將把重點放在管理問題,而非解決問題上。反恐、波斯灣石油、限制伊朗核計劃等「必要事項」將得到相對多的高層關注,而「可有可無」事項則較少關注。以色列相關議題也將繼續吸引白宮的注意力,儘管這是拜登最不希望的情況。
美國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專注於真正的切身利益。在大多數其他議題上,則必須侷限在前國務卿舒茲( George P. Shultz)所謂的、與可靠的當地合作夥伴和戰略盟友合作「看顧花園」。另外,我們也必須重視美國另一名偉大國務卿貝克 (James A. Baker) 的警告,如果你刻意找戰打,很可能就會找到。
如果拜登如願以償,中東議題至少在2025年之前不會再起。但伊朗核計劃和以巴衝突這兩個最棘手的問題都在持續醞釀,也許無論政府怎麼做,都不可能有好的結局。美國對於中東或許已經放手,但中東對於美國卻遠遠還沒有放手。(系列二之二)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w-Old Middle Eas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