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復甦視角:布林肯最近訪中之行 預示著美中關係回穩

沈聯濤(Andrew Sheng)& 肖耿(Xiao Geng)    2023年07月14日 07:00:00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中國的成長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經過數十年來主要靠外需帶動經濟成長之後,中國政府開始採用一種由內部和外部需求共同驅動的「雙循環」模式,其目的是讓中國經濟更具韌性,更不易受外部衝擊的影響,但當前的結構轉型遇到幾個重大障礙。



 



1979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時,中國奉行的發展策略,以日本和南韓等成功的東亞經濟體為藍本:歡迎外國直接投資,擴大跨境貿易聯繫,利用低勞動力成本支持製造業,並利用外部需求推動成長。過去40年來,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中約三分之二經由香港流入,使中國能夠將比鄰香港的廣東和其他沿海省份,轉變為全球供應鏈樞紐。



 



隨著工業化進展,收入和財富不斷增加,中國工人成為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其結果是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6年的67%的高峰下降到今天的不到35%,儘管中國仍依賴外貿提供一些就業機會。



 



中國發展製造業的同時,也投入鉅資支持建築業和金融業擴張,從而為充滿活力的房地產市場奠定基礎。過去10年中,建築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名目年均成長率分別達到13%、14.8%和10.5%。



 



2021年,建築業對中國GDP的貢獻率為13.8%,房地產行業的貢獻率達GDP的7.2%,但2022年降至6.1%。如今,房地產資產約占家庭財富的70%,對消費有重要影響。此外,房地產貸款占銀行信貸總額的27%,這意味著一個蓬勃的房市對金融穩定也至關重要。



 



房地產市場快速成長,部分歸因於香港首創的一種融資方式,建商在建案竣工前就開始預售商品屋,而不是等完工後才收回投資。這使業者不僅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利用銀行抵押貸款,還能利用購屋的首付款為建案取得融資。從2015年到2022年,首付款和抵押貸款占建商總資金的比率從62.4%增加到80.4%。



 



但這種做法有風險,在建案竣工前就達成交易,建商和購屋者讓自己暴露在利率上升和房價增幅減緩的風險之中。利用美元債券大量融資的地產開發商,尤其容易陷入困境,一旦美國通膨飆升迫使聯準會開始大幅升息時,這些開發商將面臨痛苦的債務危機。去年,一些大型房地產開發商一連串違約事件,迫使地方政府進行干預,以保購屋者的權利。



 



房地產業的困境對中國財政帶來嚴竣的挑戰。2021年,房地產直接稅全國稅收的16.9%,占地方政府稅收的24%,但房價下跌擠壓了這些收入,2022年,標售國有土地的收入減少23.2%,導致中國的國家預算歲入減少20.6%。收入減少也削弱地方政府支持經濟成長的能力,例如透過城市投資平台取得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



 



中美關係惡化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活動停擺,進一步阻礙中國的結構轉型。事實上,經濟的內外循環都明顯放緩,損害家庭、企業和各級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上個月進口和出口分別下滑4.5%和7.5%。目前中國創造就業機會的速度,不足以吸收應屆畢業生的供應量:截至上月,約有600萬年輕人(16─24歲)失業,比率高達20.8%。房市和股價也面臨壓力。



 



但我們仍有理由期待中國能夠從目前的困境中恢復過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訪中之行可能預示著美中關係回穩,或至少是暫時避免進一步惡化。



 



無論如何,中國政府都在致力於刺激就業,穩定房地產業,管理金融風險,支持科技創新,並鼓勵綠色和包容性增長。市場似乎在期待一個全面且強力的刺激經濟方案,來協助達成這些目標。



 



顯然,全球經濟發展與中國經濟的恢復息息相關,中國因應未來挑戰的成功與否,可能會決定全球經濟是復甦還是衰退。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s Stunted Transforma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