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威懾視角:如未處理好台灣議題 中美衝突會成生死的衝突

奈伊 (Joseph S. Nye)    2022年12月07日 07:00:00

奈伊(Joseph S. Nye)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前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




 



美國和中國是否會因為台灣問題而開戰?中國將距離海岸145公里外的台灣視為「失土」,習近平在最近中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也提及這個議題。雖然習近平自稱寧願和平統一,但他的目標明確,同時不排除動用武力。與此同時,在台灣,自我認同為台灣人的人口比例,持續高出自我認同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人口。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試圖阻止台灣正式宣布獨立,也阻止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但中國軍事實力迄今持續增長,而拜登總統已經在四個不同場合表示過美國將保衛台灣。白宮事後次次都發出「澄清」,強調美方「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



 



但中國反駁指出,美國高層最近訪問台灣正在破壞一中政策。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Nancy Pelosi)8月訪台,引發中國在台灣海岸附近發射飛彈。現在共和黨奪回眾議院,如果眾議員麥卡錫 (Kevin McCarthy) 成為新議長,並實現自己率領官方代表團訪台的威脅,將會發生什麼情況?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並與毛澤東會面時,兩國的共同利益在於制衡蘇聯實力,因為兩國都把蘇聯視為最大問題。但現在中國因權宜之計而與俄羅斯結盟,兩國都將美國視為最大問題。



 



儘管如此,尼克森和毛澤東在台灣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因此採取旨在拖延的方案。美國接受台海兩岸人民都是中國人的說法,但只承認「一個中國」:中國大陸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雙方為毛澤東繼任者鄧小平所謂的「後代智慧」爭取時間。這讓人想起關於中世紀囚犯的寓言故事,他承諾要教國王的馬說話,藉此拖延行刑。「誰知道?」他說:「國王可能會死;馬可能會死;或者馬也可能會說話。」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和美國都從他們爭取的時間中受益。尼克森訪華後,美方戰略是與中國接觸,希望透過貿易和經濟成長,擴大中國中產階級並實現自由開放。這個目標現在聽起來可能過於樂觀,但美方政策也非都這麼天真。柯林頓總統於1996年重申《美日安保條約》做為保險手段,隨後繼任的小布希總統則改善美國與印度關係。此外,本世紀初中國也出現一些自由開放跡象。然而,習近平上台後卻加強中共對民間社會及新疆、香港等地區的控制,並表露收復台灣的野心。



 



美中關係目前正處於50多年來的最低點。有些人怪罪前總統川普,但從歷史角度來看,川普只不過是在火上澆油。癥結點在於中國領導人以重商主義方式操縱國際貿易體系、竊取和強制轉移西方智財權,以及將南海人工島嶼軍事化,從而點燃火勢。對於中國這些做法,美國兩黨的看法一致。拜登直到上任第二年年尾,最近才在印尼峇里島G20峰會上與習近平一對一會面



 



美國的目標仍然是阻止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以及阻止台灣領導人宣布法理獨立。一些分析人士將這個政策稱為「戰略模糊」,但我們也可以形容這是「雙重威懾」。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遭暗殺的幾個月前,曾敦促美國更明確地承諾保衛台灣。然而,其他專家擔心若是政策改變將激怒中國,因為這將消除中國領導人用以安撫民族主義情緒所需的模糊性。



 



至於美中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警告說,中國海軍軍力持續成長,可能誘使中方很快採取行動,因為認定時間不站在他們那一邊。另有人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烏克蘭的失敗,將促使中國更加謹慎,至少在2030年之前不會動作。即使中國避免全面入侵,只是試圖透過封鎖或奪取離島來脅迫台灣,但船艦或飛機相撞可能會迅速改變情勢,尤其是萬一造成人命損失時。如果美國以凍結中國資產或援引《敵國貿易法》(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因應,兩國可能會陷入真正的(而非比喻性的)冷戰,甚至是熱戰。



 



在沒有台灣問題的情況下,美中關係符合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所謂的「管控下的戰略競爭」(managed strategic competition) 模式。兩國之於對方,並不像1930年代德國希特勒或1950年代蘇聯史達林那樣構成威脅。 雙方都不想征服對方,也辦不到。但如果不能處理好台灣議題,雙方衝突可能會轉變成生死攸關的衝突。



 



美國應該繼續勸阻台灣正式獨立,同時幫助台灣成為難以下嚥的「豪豬」。美國也應該與盟國合作,加強該地區的海軍威懾。但美國必須避免可能導致中國加速入侵計劃的公開挑釁行動和訪問。正如尼克森和毛澤東很久以前所體認的,用來爭取時間的戰略和外交安排,益處良多。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ar Over Taiwa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