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扼殺視角:香港在中國的口袋裡 煤礦中的金絲雀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22年12月27日 07:00:00

 




彭定康(Chris Patten)

●英國末代港督

●歐盟前外務委員

●牛津大學校長




 



在談論中國對自由世界的態度時,香港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煤礦中的金絲雀。 中國政府對這片領土的處理方式,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可能會如何與非極權國家打交道。 西方政府如何回應中國最近的行動,也可能作為衡量自由民主的活力與可持續性的標準。



 



香港政府愈來愈鎖定異見人士,並扼殺自由,但一小群賣國賊肯定會假裝一切都沒有改變,一切都沒有問題。 其他人甚至會說,今天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自由。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近聲稱「新聞自由在我們的口袋裡」。 誰的口袋?他沒有說。 事實上,香港的新聞不在任何人的口袋裡,而是在中共設計的籠子裡。



 



2020年的國家安全法事實上限制了新聞自由,李家超傀儡政府針對的記者名單逐月增加。 國際新聞機構聯盟 「The Trust Project」 11 月停止了香港業務,理由是「新聞機構自由和獨立運作的環境越來越困難」。過去幾個月來,數名記者被捕,還有一些人受到威脅。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升 9 月在報導一個故事時被捕,遭控妨礙公務,但他其實只是在履行職責。 由於記者經常被監禁,報紙遭破壞或關閉,民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當局對新聞自由史無前例的打擊中,最引人注目和可怕的例子是對黎智英的迫害。 黎智英是媒體大亨和世界著名的民主活動家,去年因參加為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遇難者舉行的守夜活動,而被判入獄 13 個月。 本月,他又被加判5年9個月刑期。



 



黎智英因參加和平抗議活動已被判入獄兩年多,定罪罪名是美國國務院所謂的「子虛烏有的欺詐指控」。諷刺的是,法院是在12月10日人權日做出宣判, 李家超政府和被選來執行其命令的法官,似乎並不關心民法和刑法之間的區別,更不用說人權了。



 



黎智英一直受到騷擾和迫害,因為他代表了北京憎惡的許多東西。 75年前,黎智英在中國出生,12 歲偷渡到香港,逃脫了共產主義及其災難性的失敗。他震驚於天安門大屠殺,因此成為自由和民主的倡導者,毫無畏懼直指中共,時刻準備捍衛香港的自由。 1995年他創辦的「蘋果日報」是民主的燈塔, 2021年被迫關門之前是香港讀者數量第二多的刊物。身為中國難民、在香港的自由社會出人頭地、為了社會挺身而出而非一走了之,這使得他成為體制的眼中釘。



 



最近有一個新的小插曲,香港籲請中國政府推翻法院允許由一名英國律師代理黎智英的決定。李家超聲稱,不能信任外國律師,因為他們可能會被迫遵守他們國家對敏感案件的指示。



 



李家超沒有提到的是,外國出生的法官已經在香港的法院任職,包括最高法院——終審法院。 為了防止中共駁回籲請,李家超政府拒絕發放簽證給黎智英的英國律師。這再次提醒人們,中國共產主義是如何一步步破壞正當程序和法治。



 



一些人仍譴責港府對黎智英等民主倡導者的不義監禁, 但遺憾的是,一些在香港工作的外籍人士發現,視而不見會更方便。他們準備容忍迫使大批港人流亡的壓迫手段,有些人甚至跳出來辯稱一切都很好,香港沒有改變。 中共在香港的長期支持者,即所謂的統一戰線,至少有藉口  說真心相信共產主義才是未來, 但那些持有外國護照、銀行存款也不少,卻仍然屈服於黨的路線的人呢? 他們的沈默是出於貪婪,還是出於對政府報復的恐懼?



 



黎智英不僅是中國愛國者,代表了他的國家和文明的精華; 他也是英國公民。 儘管持有英國護照,但黎智英並未帶著他的數百萬美元逃跑。 相反的,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黎智英,將在戒備森嚴的赤柱監獄牢房度過聖誕節; 如果北京如願以償,他將在那裡度過餘生。 自由民主要戰勝極權,不能忘記黎智英這樣有勇氣和信念的人。 他們的命運——自由或暴政——也是我們的命運。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Free Hong Kong's Fiercest Defende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