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利(Chris Bradley )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董事
●麥肯錫公司雪梨資深合夥人
有時候,幾十年的變化抵不上一年,有時候一年的變化抵得上幾十年。過去三年顯然讓人感覺屬於後者,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下,爆發了新冠大流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生活成本危機。事實上,這種感覺與1970年代初石油危機的那些時太像了,當時花了約20年時間才恢復穩定。這回我們能不能更快寫出新的進展故事?
我們以前也經歷過一連串的挑戰事件。最突出的三個事件就是二戰結束前後(1944-46年)、石油危機(1971-73年)和蘇聯帝國的解體(1989-92年)。就像地震一樣,每次突變都改變了全球格局,驟然釋放出在斷層線周圍累積多時的強大潛在力量。每次突變都改變了支配我們世界關鍵特徵的規則,迎接一個新時代,而跨國突變之後,會再持續進步。
我們現在是否處於一個新時代的邊緣?為回答這個問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一篇新文章考慮了當今世界的五個主要面向:全球秩序(塑造國際事務的機構、框架和規則)、技術(促進發展和創新的平台與應用科學)、人口(重要趨勢和社會經濟樣貌)、資源和能源(輸送和使用能源及原料的系統)、資本化(全球供需的驅動力,金融和財富的總體軌跡)。
上述所有層面都考慮了過去時代轉變的歷史。二戰之後,出現了濟繁榮,大約持續到1971年。聯合國和布列敦森林機構成立,美元成為全球準備貨幣,與黃金掛鉤。經濟和社會從戰時動員轉向和平時期的重建。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上,美國正式結束孤立主義政策,並承擔起霸權衣缽。史達林就分割歐洲進行談判並發展蘇聯的核武能力。第一個時代的基礎,即戰後繁榮就此奠定。
隨後出現了所謂的競爭時代(Era of Contention),大約從1971年到1989年。高昂且艱難的越南戰爭分裂了美國,暴露出其力量的極限。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中止美元對黃金的可兌換性,開啟法幣時代。1973年,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欲充分利用其資產而引發的石油危機,導致經濟嚴重衰退和15年的能源成本上升。動能接著轉移到東方。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德國。尼克森訪問中國,打破美中兩國25年的外交僵局。
接著從1980年代末開始,潛在的壓力釋放了另一場地震,開啟另一個新時代。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歐洲地緣政治格局重新洗牌。民主運動席捲歐洲、亞洲和非洲。1992年簽署的《馬斯垂克條約》代表歐洲大步邁向經濟和政治整合。一度停頓的中國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全力進行市場改革。與此同時,波斯灣戰爭成為美國軍事力量的展示舞臺。
網際網路也在1989年誕生,為數位革命搭起了支架。中國和印度加入全球經濟,開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脫貧運動。我們稱這一時期為市場時代(Era of Markets)。
這使我們進入了健康、財富、教育突飛猛進的現代,全球相互連結加深。總之,人們的處境大幅改善。30年前,約有35%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如今這一比率已降至9%以下。累積的效果是驚人的,而管理這一切的規則相當穩定,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
我們還不知道在新的動盪中會出現什麼。雖然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致的方向,但上述5個領域中每一個複雜的問題都未解決。就全球秩序而言,似乎有一種走向多極化的趨勢,但我們還不知道實際情況會是什麼樣子。經濟是否會保持全球化?我們能否在非經濟合作方面找出新的可行機制?多年來相對溫和的國際政治是否會趨於兩極化?
在技術方面,雖然數位化和上網連結的主要驅動力似正接近飽和,但人工智慧與生物技術等新技術可能會帶來另一波創新潮。這會對工作和社會秩序產生什麼影響?科技、制度與地緣政治將如何互動?
在人口問題上,一個年輕的世界逐漸變成一個老齡化、城市化的世界,非傳染性疾病將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此外,國家內部的不平等可能日益挑戰社會結構。我們能否「優雅地老去」,抑或資本和制度無法對不平等做出適當的反應?
在資源和能源方面,人們強烈希望將投資轉向低碳資源,但對各類能源的總投資似乎難以跟上需求的步伐。世界能否找到一條負擔得起的、有韌性、可行的道路實現氣候穩定?擁有關鍵資源者和未擁有者之間會出現什麼樣變革動力?
最後,經濟成長率似乎逐漸正常化,不斷增加的槓桿與信貸可能演成資產負債表的壓力。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世紀將繼續讓位給亞洲的世紀。
如果我們確實處於地震災變的早期陣痛中——看起來很有可能——那麼領導人必須為塑造新時代做好準備。目前的制高點可能引起悲觀主義。然而,在過去的所有起起伏伏中,時代仍是不斷進步。我們的時代需要行動,歷史提供了偉大的希望。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Cusp of a New Er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