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爾德(Carl Bildt)
●瑞典前總理
●瑞典前外交部長
俄羅斯既已被總統普丁輕率選擇發動侵略烏克蘭之戰而元氣大傷,俄國未來展望會是如何?有一些可能的情境較可信,包括強硬派安全顧問如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奪權,或異議分子如納瓦尼(Alexei Navalny)勝選掌權。無論如何,有一點幾乎可以確定:普丁政權撐不過他挑起的戰爭。
畢竟,普丁的權力垂直體系或許勢力可延伸到眾多政治與經濟領域,但仍完全仰賴從層峰牢牢掌控全局。隨著那種掌控減弱,不同利益團體開始千方百計從政權垮台撈取油水,這整個體系也將無可避免開始斷裂。該體系最主要的強項––由上而下全權掌控––將因此變成致命的弱點。
「混亂時期」(time of troubles)是俄羅斯史上反覆出現的主題;普丁一旦去職,新一輪混亂時期將立刻接踵而至。但普丁政權淪亡時,哪些政治勢力會崛起爭權,仍有待觀察。據我猜測,屆時延續普丁侵烏災難的動力將十分有限。發動戰爭的是普丁自己,據我們所知,就連他的高階國安幕僚也從來不熱中此事。早在2022年2月21日克里姆林宮那場經由電視轉播廣為周知的國家安全會議上,就顯而易見。
即使歷經一年來無情的鐵腕鎮壓和政治宣傳,俄羅斯人民對普丁侵烏之戰的支持頂多只是冷淡,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民眾寧可和談。繼普丁之後崛起的任何領袖或派系,都不得不把迅速止戰當作優先要務。
誠然,這不是說停止戰鬥就輕而易舉,更別提恢復侵烏之前的原狀。勢必會有一些聲浪要求採取更激進的帝國主義計畫,這些人將會盡一切努力設法壓制其他聲音,唯恐自己的生命和生計受到威脅。但輿論顯然支持終戰,而普丁的權力垂直體系正分崩離析、克里姆林宮的鎮壓機器也陷入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主戰派勢必面臨一番苦戰。
再者,回顧歷史,混亂時期往往助長對強化代議治理的需求。例如,在沙皇專制政權淪亡前的最後幾十年,要求實施民主憲政的呼聲四起,類似運動也在蘇聯瓦解後的年代風起雲湧。沒理由認定這次會不一樣。
的確,爭民主的俄羅斯反對派要脫離監獄和海外流亡、搖身變成全面掌權,可能性並不高,但那不表示這種運動就應予忽視。即使在遭受高度鎮壓和不公平待遇下,納瓦尼支持者仍有辦法贏得20%至30%的普選票,他在年輕人和都會區獲得的支持隨時間推移有增而無減。納瓦尼YouTube頻道觸及數千萬名新聞和時事節目觀眾,若是計入其他獨立媒體播送,收視人數更廣大。
有一種極不可能的結局,就是俄羅斯聯邦解體。車臣1991年宣告獨立時,西方國家政府從未透露一絲表示支持的暗示。對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可能獨立的臆測,同樣毫無根據。回想起2020年,海參崴爆發大規模民眾抗爭,在抗議群眾間可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國旗飄揚,作為民主象徵;但就連示威抗議人士也不抱奢望,幻想在這個地廣人稀又那麼靠近中國的地區取得獨立。
無論如何,現在有各種理由假定,俄羅斯權力架構內的菁英正在密謀後普丁的種種可能性。另一場總統大舉將於2024年登場,俄國政治未來何去何從,是理所當然且十分迫切的辯論話題。
俄羅斯的命運終將由俄國人民決定。促成政權更替是俄國人自己的任務,外人無從置喙。但那不表示西方國家就應該避免發揮影響力。恰好相反,西方決策官員應該尋求各種方式營造條件和動機,讓理念挺民主的勢力得以勝出。普丁並非長生不死,而他的政治脆弱日益顯著。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Syndicate
( 原標題為《Post-Putin Possibiliti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