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伊(Joseph S. Nye)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前院長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
去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峇里島會晤時同意舉行高階會議,為中美戰略競爭建立「護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定上月訪問北京啟動這項工作。但中國派出一個監視氣球(肉眼可見)到美國領空,布林肯的訪問應聲喊卡,比擊落氣球還要快。
這肯定不是中國第一次以這種方式部署氣球,但這次的時間很不巧。不過,如果布林肯繼續訪問的話,情況可能會更好。
中國聲稱該裝置是一個偏離路線的氣象氣球,這種說法令人懷疑,但情報掩飾絕不是中國獨有。上個月的事件有1960年的影子,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和蘇聯總理赫魯雪夫原定會面,建立冷戰護欄,但隨後蘇聯人擊落一架美國間諜飛機,艾森豪最初試圖將它淡化為誤入領空的氣象探測飛機。結果峰會被取消,直到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後,才開始討論真正的護欄。
一些分析家將當前的美中關係比作冷戰,因為它也正在成為一場長期的戰略競爭。但這種比喻可能產生誤導,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之間幾乎沒有貿易或對話,在氣候變遷或疫情等問題上,也沒有生態相互依存性。這與中國的情況幾乎恰恰相反,以中國為主要貿易夥伴的國家遠多於美國,這項事實將牽制一切圍堵中國的戰略。
依照冷戰制定戰略固然會適得其反,這並不排除發生新冷戰的可能性。我們仍然可能意外地走上這條道路。因此,當前恰當的歷史類比不是1945年,而是1914年,當時所有大國都認為這只是一場短暫的第三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卻演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四年,摧毀了四個帝國。
1910年代初的政治領導人沒有充分注意到民族主義的日益強大。今天,政策制定者最好不要重蹈覆轍。他們必須對中國民族主義、美國民粹民族主義,以及這兩種力量危險互動的影響保持警惕。鑒於中國外交手段笨拙,以及在台灣問題上對峙和發生事故的歷史更長,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擔心無意中升級的前景。
中國認為台灣是一個叛亂省份。自從美國總統尼克森1971年訪問中國以來,美國的政策旨在阻止台灣宣佈法理獨立和中國以武力實現統一。但現在,一些分析家認為,雙重威懾政策已經過時,因為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誘使它尋覓出手機會。
也有一些分析家持懷疑態度。他們警告說,美國對台灣的直接安全保證會激起中國採取行動,而不是威懾中國,他們擔心高層官員訪問台灣,不符合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宣佈的 「一個中國」政策。
即使中國避免全面入侵,只是試圖通過封鎖或占領一個近海島嶼來脅迫台灣,一艘船或一架飛機發生碰撞並造成人員傷亡,就足以引發事態全面升級。例如,如果美國通過凍結中國資產或援引《對敵貿易法》做出反應,兩國就會迅速陷入真正的冷戰,甚至是熱戰。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最近的一場兵推表明,美國可能會贏得這樣一場戰爭,但對雙方(以及世界經濟)都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延長現狀。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認為,西方的目標不應該是取得對中國的全面勝利,而是要管理好與中國的競爭,正確的策略是避免將中國妖魔化,而是以「競爭性共存」的方式來構建關係。如果中國在長期往好的方向發展,這對於大國關係的戰略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
一個好的戰略必須建立在謹慎的淨評估之上。低估會產生自滿,高估則會造成恐懼,兩者都會導致誤判。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家經濟體;但即使其國內生產毛額眼看就要超過美國,其人均收入仍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而且它還面臨一些經濟、人口和政治方面的障礙。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5年就已見頂,經濟生產力的增幅也減緩,且幾乎沒有堅定的政治盟友。如果美國、日本和歐洲能夠協調政策,仍將佔據世界經濟的最大部分,有能力組織一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來協助改變中國的行為。這些長期存在的聯盟是控管中國崛起的關鍵。
在短期內,鑒於習近平日益專橫的政策(包括時機糟糕的氣球,這樣愚蠢的行為),我們可能不得不把更多時間花在競爭的一面。但如果我們保持我們的聯盟,避免意識形態的妖魔化和誤導性的冷戰類比,我們就能成功。
如果中美關係是一場紙牌遊戲,可以說我們拿到了一手好牌。但即使是一手好牌,如果打得不好也會輸。從1914年的歷史背景來看,最近的氣球事件應該提醒我們,為什麼我們需要護欄。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opping China's Ballo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