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飛(Barak Barfi)
●華府智庫新美國前研究員
●布魯金斯研究所前訪問學者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經中國斡旋達成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代表一種最新跡象,即中國正在強勢進入國際外交領域。有人認為協議進一步證明美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均在削弱,及其在中東地區心力交瘁。事實上,該協議與其說標誌著美國的遲鈍,還不如說反映了獨特的地區狀況。
更本質的問題是,該協議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突破。沙烏地和伊朗是宿敵,伴隨著長達一個世紀的敵對和不信任,他們不太可能突然成為好鄰居。
某些分析人士認為,此協議符合中國自身的定位,是中國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證據。儘管美國多年來一直制裁、孤立伊朗,導致美國從未能在伊朗和沙烏地兩國之間斡旋,但這一現實也讓伊朗人抓住一切機會報復美國的動機。如果他們能夠凸顯中國的外交信譽,並為權威人士提供詆毀美國的素材,那麼他們會毫不猶䂊。
自1968年英國宣布從波斯灣撤軍以來,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美國中東政策的支柱。但是當沙國王儲薩爾曼(MBS)掌握王國的權力後,情況就變得更複雜。他對美關係的策略包括討好川普等共和黨人,同時增加拜登等民主黨人的執政難度。
這種對民主黨人的小心警惕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沒有和沙國協商就跟伊朗簽署了核協議,隨後他還暗示沙國是在「搭便車」,並認為波斯灣局勢「需要我們告訴盟友和伊朗人,他們需要找到一種有效的社區共享模式。」這樣的言論顯然激怒了沙烏地人,沙國前駐美大使為此特別寫了一篇評論,列出沙國曾為美國國家安全所做的貢獻。
眾所周知,薩爾曼鄙視拜登(他為了沙國出生的記者卡舒吉被謀殺一事,與薩爾曼對抗),同時王儲還跟川普身邊的人,尤其是川普的女婿庫許納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因此,出於個人和政治原因,薩爾曼完全有動機在任何時候羞辱和削弱拜登政府。
目前尚不清楚薩爾曼能標榜這次勝利有多久。新協議不是大衛營協議(該協議實際上結束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它甚至無法與亞伯拉罕協議相比(該協議確立了以色列和未參加過對以戰爭的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相反的,協議文本僅承諾恢復正常外交關係,它僅是表面閃閃發光而不是真正的金子。如果沒有在外部保障和監督下達成具體的和解步驟,那麼這份由中國斡旋達成的協議,可能只是下一階段雙邊關係緊張之前的某種權力過渡而已。
畢竟,我們只要想想兩國獨立之後的糟糕關係。1944年,伊朗與沙國斷交,因為沙烏地處決一名伊朗朝聖者,此人意外褻瀆了伊斯蘭教最神聖聖地的一塊岩石。兩國於1966年和解,但1988年沙烏地人又斷絕與伊朗的聯繫。1991年兩國恢復外交關係,2016年又再次中斷,因為沙國斬首一名什葉派神職人員,引發示威群眾攻擊沙國駐德黑蘭大使館。
以上早期的和解多數是由更大的區域和全球勢力促成,例如1966年,埃及總統納瑟的世俗言論促使沙烏地人向伊朗保守派伸出援手;1991年兩國都擔心伊拉克總統海珊。相較之下,現在並沒有兩國面臨的共同威脅。
因此,上述協議更類似於臨時停火,而非在美國斡旋下所達成的長期以阿協議。例如1969年,在納瑟調停下,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達成協議,劃定它們對以色列展開行動的固定區域。但6年後,巴勒斯坦人卻與黎巴嫩的基督教派別開戰。1994年2月,約旦國王胡笙促成葉門敵對領導人達成協議,但同年5月,其中一個教派退出,從而爆發一場短時間的內戰。
身為雄心勃勃的霸主和區域力量,中國希望其新獲得的外交影響力能夠強化其軍事實力,但波斯灣仍是美國的海洋領地,美國海軍第五艦隊駐紮在巴林,美國的區域軍事行動就在卡達境外展開。儘管薩爾曼王儲對拜登充滿敵意,但沙烏地依然駐紮著約2700名美軍,而且尚無計劃歡迎中國的特遣隊。
這些國家向美國敞開大門,不僅因為需要美國製造的先進武器,也因為對美國的安全保障有信心,只要美國繼續提供這些優勢,就能擋住中國的勢力。
某些專家認為,薩爾曼正在實施納瑟的策略,讓美國及其主要對手(先是蘇聯,現在是中國)對抗,但他更像是被瑞克布萊恩在《北非諜影》所拋棄的情人,她把一名納粹帶到布萊恩的俱樂部想讓他吃醋,可一旦這名納粹跟他的朋友想強迫她時,她馬上選擇回到瑞克的身邊。一旦沙烏地人意識到擁抱中國不僅無法減輕他們的生存恐懼,反而會讓中國對他們予取予求時,那麼,薩爾曼或其繼承者,也將回到美國人身邊。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Hollow Saudi-Iranian Agreemen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