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開口視角:真人與聊天機器人溝通 會讓人像AI般說話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2023年04月03日 07:00:00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

●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




 



能以自然語言暢談、理解用戶基本意圖並根據預訂規則與資料回答問題的「聊天機器人」不是新玩意兒,但最近幾個月這類聊天機器人的能力大幅提升,讓許多圈子陷入焦慮及恐慌。



 



關於聊天機器人預告傳統學生作文時代結束的討論已經很多,但更值得關注的是,當人類對話者使用攻擊性、帶性別歧視或種族色彩的言論,要求聊天機器人滿口髒話地回應時,它們該如何對答?是否該把程式寫入人工智慧(AI),讓它們能站在同樣的等級回答問題?



 



認定某種監管適切之後,就必須判斷審查應做到何種程度。一些人認為有「冒犯性」的政治立場會不會遭到禁止?揚言與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站在同一陣線,或聲稱以色列是種族隔離國家(如美國前總統卡特曾出版的書名)又會如何?這些言論是否會因「反猶」而被封鎖?



 



問題到這裡還沒結束,如同藝術家兼作家布萊多(James Bridle)警告,新的人工智慧係「基於現有文化的全盤挪用」,若認為它們「其實學識淵博或具有意義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們也該對新的AI圖像生成器有所警惕。布萊多觀察到,「在它們嘗試理解並複製整個人類視覺文化時,[它們]似乎也重現了我們最黑暗的恐懼,或許這只是跡象,顯示這些系統確實非常擅長模仿人類意識,甚至是潛伏於存在深處的恐懼:我們對污穢、死亡及腐敗的恐懼」。



 



新的人工智慧在模仿人類意識方面究竟多厲害?一間酒吧用下列廣告詞促銷特價飲品:「用兩杯價買一杯啤酒,第二杯就免費!」對人類而言,這顯然是玩笑話,經典的「買一送一」廣告詞經過重新編排後等於完全沒優惠了,這種嘲諷的表達,幽默又誠實地讓人莞爾,一切都是為了促銷。聊天機器人懂這些嗎?



 



「Fuck」一字也有類似問題,雖然它意思是做愛做的事,但常帶有負面意義(「我們完了!We’re fucked!」「去你的!Go fuck yourself!」)。語言和現實錯綜複雜,人工智慧是否準備好判別這些差異?



 



德國詩人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在1805年論文《論思想在言語過程中的逐漸形成》(1878年才首次在他死後發表)中發表驚世駭俗之語,即一個人除非清楚知道要說什麼,否則就不該開口,「假如一個想法以模糊方式表達,根本不代表這個想法是以混亂的方式構思,反而很可能是,以最混亂方式表達的想法才是最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



 



語言及思想的關係異常複雜,史達林1930年代初在一次演說中,提議用激進措施「無情揪出並打擊就算只在思想上反對集體化的人——是的,我是說真的,我們連人們的思想都應該打擊」。我們可大膽猜測這段話未經過事先準備,因為愣了一下後,史達林隨即意會到自己說了什麼,他不但沒有改口,反而堅持他的誇飾說法



 



正如拉康(Jacques Lacan)之後所言,這是透過闡述而意外迸出的實話。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在撬開(prise)與訝異(surprise)的交互作用中發現了類似現象,突然領悟(撬開)某種想法的人會對自己做到的事訝異,聊天機器人做得到這點嗎?



 



問題不在於聊天機器人太笨,而是它們不夠「笨」;不是它們太天真(不懂反諷和反思),而是它們不夠天真(天真在掩蓋敏銳力時就會消失)。真正的危險並非人類會把聊天機器人當成真人,而是與聊天機器人溝通會讓真人像聊天機器人般說話——缺少了話語中的細膩和酸溜溜,執著在精準說出自以為別人想聽的話。



 



我年輕時,某個朋友在經歷創傷後向心理分析師尋求治療,這位朋友認為心理分析師對患者的期望了無新意,因此首次諮商他就在「自由聯想」時捏造自己如何痛恨父親甚至希望他身故,心理分析師的反應也很高明:他站在天真的「前佛洛伊德」立場,責備我朋友不尊重父親(「你怎能這樣講那個造就你的人?」)。這種假扮的天真傳達了明確訊息:你的假「聯想」不會讓我買帳。聊天機器人能否理解這個背後涵義?



 



大概不會,因為這就像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對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痴》裡梅什金公爵的解讀。一般認為「白痴」梅什金是聖潔、「絕對善良和美好的人」,被現實世界的殘酷和苦難逼得孤立無助,但在羅雲威廉斯激進的解讀下,梅什金才是暴風眼:他或許善良聖潔,但因為他在周遭複雜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他才是引發自己親眼目睹浩劫與死亡的始作俑者。



 



不只因為梅什金是天真的傻瓜,他特有的遲鈍使他渾然不覺自己對他人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他是單細胞生物,說話就像聊天機器人。他的「善良」出於他像聊天機器人般不帶鋒芒應對挑戰,說的話讓人味如嚼蠟,不懂反思,不懂字面背後意涵,仰賴心理上的「自動完成」而非原創構思。基於這個理由,新的聊天機器人勢必會與各路思想家相處融洽,舉凡當今的「覺醒」團體到叫不醒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民族主義者皆然。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rtificial Idio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