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Chris Patten)
●英國末代港督
●歐盟前外務委員
●牛津大學校長
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入侵伊拉克,時值20周年之際,提供世人一個機會反思布希政府因情報和政策失誤,而發動這場至今仍影響世界的非法戰爭,它也為西方領導人提供一個獨特機會,來糾正此一災難性決定的錯誤。
正如英國駐法前大使李基茨( Peter Ricketts)最近指出的,入侵伊拉克之日,便是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瓦解之時。聯軍入侵以及隨之而來的血腥佔領,導致西方選民反對國際干預的概念,也使全球南方窮國不再信任富裕的自由民主國家。
不同於1990-91年的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並未獲得聯合國支持。波斯灣戰爭爆發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60號決議譴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表現相對克制,沒有推翻海珊政權。
但在2003年,美國和英國毫不掩飾對國際法的蔑視,這使得日後西方民主國家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被俄羅斯和中國斥為虛偽。美國及其盟友試圖挽救的國際秩序,只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這種看法很難讓美歐說服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開發中國家,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動的侵略戰爭。
除非他們正面解決此一不信任的原因,否則美歐將無法建立能向普丁施壓、結束戰爭所需的全球聯盟。如果不能重建多年來維持相對政治穩定、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世界將根本無法抵禦中國和俄羅斯等專制國家的霸淩行為。
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西方和開發中國家日益加劇的不信任。 首先是透過支持公益媒體來對抗專制政權的虛假資訊和宣傳。第二是恢復對外援助計畫,減少低收入國家的饑餓和貧困。英國必須在這兩個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儘可能讓更多國家獲得世界大事的準確報導至關重要,強大的公益媒體對實現這個目標至關重要,例如2021年當中國共產黨擴大限制香港自治時,它打壓了香港電台,意圖將公共廣播服務變成中國政府的宣傳工具。
英國廣播公司(BBC)幾十年來一直是全球新聞的重要來源,也是全球自由運動的生命線,它的聲譽使專制政權視其為威脅,緬甸反對派領導人翁山蘇姬曾表示,1989年至2010年她被軟禁的15年期間,BBC國際頻道為她提供了知識和希望。
BBC世界頻道這樣的媒體,就是美國政治學家奈伊 (Joseph S. Nye, Jr.) 所說「軟實力」的要項,但儘管英國官員聲稱要擴大英國的軟實力,倫敦當局並沒有為0此撥出足夠的資金。為了打擊克里姆林宮和其他邪惡政權操縱的宣傳機器,政策制定者必須增加對BBC等可靠資產的投資。
增加援外支出是英國政府幫助恢復對西方領導層信任的另一辦法,過去英國資助世界各地的發展項目,獲得全球讚譽和影響力,英國是首批實現聯合國目標的國家,將國民所得的0.7%用於發展援助,不料卻在兩年前愚蠢地將它削減至0.5%。
除了將對外援助計畫的年度預算削減30億英鎊(37億美元),英國還將其併入外交部,把援助開發的經費挪給了收容烏克蘭難民。收容烏克蘭難民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不應該動用援助開發預算。
為了恢復外界對西方的信心,英國決策者必須幫助將伊拉克戰爭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為此,英國應該專注於它曾擅長的兩件事:支援公益媒體、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慷慨援助。 如果英國採取主動,也許美國及其「自願聯盟」成員也會跟進。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 Nursing the Iraq War Hangove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